40個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名村、186個中國傳統古村落、5447處古建筑、15萬間明清古屋……在山西晉城,信步踏入一個村莊,也許就會與一件文物或是一座古建完成一次跨越千年的邂逅。
日前,記者跟隨“光影中國”影像采風行活動深入晉城大陽鎮、保福村、中廟村、米西村等地,看當地如何激活古村落資源,以文化為支點,帶動鄉村全面振興。
改善村容村貌
大陽古鎮,位于晉城市澤州縣大陽鎮,古稱“陽阿”。“東西兩大陽,南北四寨上;沿河十八莊,七十二條巷”,說的就是擁有2600多年歷史的大陽古鎮。
大陽古鎮的老街兩邊,坐落著800多處古院落。過去,房屋年代久遠、街道空間狹窄、生活環境不佳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陽古鎮的文旅發展。
近年來,當地借鑒浙江“千萬工程”經驗,圍繞環境整治、宅改試點、市場化運營等方面持續發力,在扮靚古鎮風貌的同時,盤活院落資源。從傳統木作館、古法制鐵館等體驗場館,到不斷提質升級的康養民宿,現在,這里已經成為不少游客沉浸式體驗三晉文化的重要目的地。
或品嘗各色山西小吃,或駐足觀看民俗表演,或與NPC(非玩家角色)互動……晉城市司徒村司徒小鎮,每天都是人流如織。
很難想象,這個占地700畝,集農業觀光、特色餐飲、休閑娛樂、旅游度假、文化創意等于一體的國家4A級旅游景區,是從一片礦渣山發展而來。
“想把村子徹底盤活,首先得讓村子改頭換面。”司徒小鎮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面對發展困境,司徒村村兩委和村民代表考察了全國多個走在前列的新農村,最終選擇瞄準文旅行業。
于是,司徒村從“一臺挖機、一臺鏟車、一輛汽車”開始了改造之路,美食街、實景劇場、兒童樂園等一個個項目拔地而起,司徒小鎮就此落成。
晉城市高平市寺莊鎮釜山村也曾遇到同樣的轉型之困。在原有企業搬出后,村里一度凋敝。經過環境整治、基礎設施改造升級后,依托釜山水庫、宣圣廟、棋盤六院、王家大院以及原“國營145造幣廠”,釜山村打造了錢幣博物館、釜山書院、泫水湖休閑娛樂區等點位,吸引大量游客前來。
培育文化業態
文旅小鎮遍地開花,如何打造自己的特色?扎根本地文化,推出打鐵花表演,成為司徒小鎮破題差異化發展的關鍵。
夜幕降臨,司徒小鎮《千年鐵魂》實景演出劇場內,當100多名打鐵花演員將1600多攝氏度的鐵水拋上天空,一朵朵璀璨的“鐵花”隨之綻放,引得現場觀眾陣陣驚嘆。
“司徒村是一個祖祖輩輩以打鐵為生的村子,打鐵花就是我們的名片。”今年60歲的焦國太是打鐵花表演的領頭人,從2015年起就在司徒小鎮表演打鐵花。
“2017年,司徒鐵花技藝入選第五批山西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去年,司徒小鎮108位打鐵匠人創造了‘最大規模打鐵花表演’的吉尼斯世界紀錄。”談起打鐵花,焦國太很是自豪。他告訴記者,這些年,司徒小鎮陸續培養了1000余名打鐵花匠人。現在,他們的“千年鐵魂”文化品牌還走出山西,延伸出《千年鐵魂·湖南人》《千年鐵魂·江蘇情》等實景劇項目。
位于高平市米西村的鐵佛寺,是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正殿門枕石上留有題記“金大定七年(公元1167年)七月十三日鑄造鐵佛”,隨后在明清時期有不同程度的修繕或增建、補建,至今已有800余年的歷史。殿內塑有二十四諸天,造像“以木為骨,以泥為身,鐵絲造型”,體現出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藝。
2024年,國產3A游戲《黑神話:悟空》帶動山西古建游火熱出圈。作為游戲的重要取景地之一,鐵佛寺也隨之成為熱門打卡地。
鐵佛寺內空間狹小,無法近距離欣賞塑像,怎么辦?今年國慶假期,“諸天宇宙”鐵佛寺彩塑MR(混合現實)體驗項目的落地運營,為游客打開了沉浸式游覽鐵佛寺的新視角。
“我們對鐵佛寺進行了毫米級高精度掃描,并對二十四諸天彩塑進行了精細修復與數字建模,結合空間計算技術,游客只需戴上頭顯設備,即可‘走進’鐵佛寺,邊聽講解,邊欣賞彩塑細節。”高平姜小炎文化創意有限公司副經理郜笑介紹,項目一經推出,就受到了游客的喜愛。下一步,他們還將利用色彩修復技術,復原二十四諸天的“原本樣貌”,用“文化+科技”的方式助力鐵佛寺文物保護與文化傳播。
帶動產業發展
晉城市澤州縣保福村,擁有156座明清院落,文化底蘊厚重。如何在發展旅游的同時,進一步加強對院落民居的利用?
近年來,當地分批收儲流轉古民居院落54處,由鎮政府和村委統一對古院落進行保護性修繕,完善基礎設施、配套公共服務,并推出前5年免租金優惠政策,吸引企業入駐。村企聯建的“一院十八坊”特色產業園逐步成型。
保福村黨支部書記晉波介紹,目前,金繕木藝坊、晉磨香坊、澤州紅山楂坊等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共有27名能工巧匠和非遺傳承人在產業園落戶興業。同時,每個院坊均配備直播間,實現“院院都是直播間,坊坊都是打卡地”,助力產業園電商經濟發展。
焊接燈架、調整造型、蒙上燈布……走進保福村宮燈博物館,負責人楊晉兵正在制作手工宮燈。從2023年入駐產業園以來,他直播間的粉絲越來越多,時常能通過短視頻平臺收到“大訂單”。“在晉城很多景點都能看到我們做的宮燈、機械彩燈,一到春節前后的生產高峰期,小院里每天都有四五十名工人一起開工,熱鬧得很。”楊晉兵說。
加強院落利用,打造具有山西特色的康養民宿也是重要方向。
大陽古鎮的陽阿清居民宿項目由張家院落等建筑改造而來。古樸的院落中,精心設計的景觀小品與青磚灰瓦的古鎮建筑群渾然一體。
“住客在此既能欣賞明清老宅的精美雕花,又可在現代水榭書吧靜享時光。”民宿負責人王惠芳介紹,陽阿清居針對老年康養、研學旅游、本地婚宴等不同客群需求,設計了相應的產品和服務,實現“四季溫暖,淡季不淡”,今年的營收較去年增長了1.5倍。
5大劇場、200場巡回演出、30多項游樂設施、14種特色免費小吃……在《千年鐵魂》實景演出之外,司徒小鎮的“流量密碼”還有很多。今年以來,司徒小鎮已接待游客超200萬人次,經營性收入超2億元。
實景劇皆由村民自導、自演,村民白天是工作人員,晚上變身劇場演員——司徒小鎮累計帶動1000余名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演員月均收入達5000元,走出了一條文旅產業帶動村民共同富裕的特色之路。
一村一落皆美景,鄉村蝶變換新顏。古老的晉城大地上,鄉村全面振興的畫卷正在徐徐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