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能源局11月24日發布的1至10月份全國電力工業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0月底,全國累計發電裝機容量37.5億千瓦,同比增長17.3%。其中,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11.4億千瓦,同比增長43.8%;風電裝機容量5.9億千瓦,同比增長21.4%。風光發電裝機達17.3億千瓦。
在“雙碳”目標引領下,我國新能源領域持續快速發展。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預計,2025年全年新增發電裝機規模超過5億千瓦,再創歷史新高,其中,并網風電和太陽能發電合計新增裝機規模超過4億千瓦。2025年底,全國發電裝機容量預計達到39億千瓦左右,同比增長16.5%。其中,全國并網風電和太陽能發電合計裝機有望達到18億千瓦,占總裝機的比重上升至46.5%左右。
根據新一輪國家自主貢獻目標,2035年,全國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要達到2020年的6倍以上、力爭達到36億千瓦以上。這意味著,為實現2035年自主貢獻目標,未來10年每年還需新增2億千瓦左右風光裝機。
“我國擁有豐富的資源總量、堅實的產業基礎、巨大的市場需求,我們有決心、有信心完成2035年自主貢獻風光裝機目標,但需要付出更多艱辛努力。”國家能源局綜合司副司長張星表示,“十五五”時期是開局起步、攻堅克難的關鍵五年,要在繼續大力發展、做大總量的基礎上,加快推動新能源“立起來”“靠得住”,實現更大規模更高質量平穩發展。
據透露,國家能源局將進一步擴大新能源供給。統籌就地消納和外送通道建設,加快推進“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建設。發揮水風光互補優勢,積極推動水風光一體化基地規劃建設。加大海上風電開發力度,完善頂層設計,加快研究出臺深遠海海上風電規劃性文件和管理辦法,推動海上風電規范有序建設。推動分布式新能源多場景多元化開發。
值得注意的是,集成融合發展將成為新能源發展的重要方式。11月以來,相關部門接連發布《關于推進煤炭與新能源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關于促進新能源集成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關于促進新能源消納和調控的指導意見》等文件,積極推動新能源集成發展,拓展新能源非電利用途徑,全面提升新能源消費水平,完善適應高比例新能源的市場和價格機制,進一步提升新能源發展自主性,增強新能源市場競爭力,有力支撐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