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劉 昕
隨著生產線高速運轉,一盒盒“重慶產”的豬肉罐頭在傳送帶上列隊前行,經過X光機檢測無異后,被自動打包入庫,準備啟程遠銷新加坡——這是重慶德佳肉類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車間里的尋常一幕,也是“重慶味道”走向世界的生動縮影。
今年3月4日,重慶動物源性產品監管體系首次通過新加坡的地區準入認證。德佳公司正式獲準向新加坡出口豬肉、禽肉、牛肉、羊肉及蛋類5種動物源性罐頭產品。這一突破,不僅標志著重慶肉制品生產技術和品質達到世界領先水平,也進一步堅定了重慶食品產業依托中國—東盟合作平臺,深化國際市場開拓、共建高水平外向型發展通道的信心和決心?!皷|盟一直是公司重點布局和深耕的核心目標市場。罐頭類產品新增出口至新加坡和文萊兩個東盟國家,為我們增添更多信心。” 重慶德佳肉類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王丹宇高興地對記者說。
重慶肉制品成功闖入新加坡市場,正是“重慶產”農食產品依托中新海關間合作,突破高標準市場準入、融入全球大市場的生動寫照。記者了解到,為助力企業順利開拓新市場,重慶海關與新加坡開展多輪現場磋商和專題視頻會議,并聯合重慶市商務委、農委等部門,組建專班對企實施“駐廠指導”,推動企業完成技術問題整改、工藝升級和管理體系優化。
作為全國第二大豬肉罐頭出口企業,德佳公司產品遠銷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實現了在東盟市場的多點布局。今年前三季度,德佳對東盟市場出口貨值達986.51萬元。其中,自3月10日首次出口新加坡至9月底,德佳已累計對新加坡出口貨值達322.14萬元,展現出強勁活力。
王丹宇透露,公司正在積極開拓東盟清真食品市場,目前已完成馬來西亞標準清真認證注冊并獲得清真證書,期待在東盟市場打開新一輪增長空間。
中國與東盟之間的農食經貿合作熱潮不僅涌動在德佳的生產線上,也氤氳在江蘇華綠生物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菌菇培育室內。一簇簇茁壯生長的白玉菇,正在等待分裝打包發往泰國。作為當地食用菌產業鏈的“鏈主”企業,華綠集團的金針菇、白玉菇、舞茸等在東南亞、南美等市場廣受歡迎。該公司關務經理陳茜說,今年前三個季度公司出口東盟產品達1133.18噸,同比增長了近80%。
新鮮食用菌水分含量高、保質期短,對通關時限要求較高,為此,南京海關所屬宿遷海關充分發揮屬地查檢綠色通道作用,積極優化申報、審單和查驗流程,實行預約查驗,保障鮮活易腐農食產品“即報即查”,推動通關效率的提升。
“自貿區的關稅政策紅利切實減輕了企業的經營壓力,讓企業在國際市場上更具競爭力,一定要用好貿易政策!東盟國家對食用菌的消費需求旺盛,是我們出口的重要方向?!标愜缯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