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北京7月18日訊(記者 鞠然)今日,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指導、中國烹飪協會主辦的“2025餐飲業食品安全創新實踐產業鏈高質量發展推進會”在北京舉辦。會上,中國烹飪協會副會長吳穎與餓了么副總裁、首席食品安全運營官田西艷共同發布“食安釘”工具,為全鏈條食品安全監管提供全新的數字化解決方案。
作為長期推動新興服務業發展的互聯網平臺,餓了么始終將食品安全視為生命線。田西艷在發言中披露,平臺目前有34.7萬脫貧人員、近5000余名殘疾從業者及數百萬活躍商家,日均處理海量訂單背后,是公眾對食品安全信任的持續考驗。自2017年啟動“明廚亮灶”試點以來,平臺通過明廚亮灶透明餐廳運營專區已建成超30萬個明廚亮灶。
據了解,此次發布的“食安釘”系統實現四大突破:其一,沉淀多年AI輪巡能力,可精準識別后廚違規行為并即時推送整改通知;其二,建立正向激勵機制,對食安表現優異商家給予流量傾斜,目前平臺熱搜詞已嵌入安全透明維度導購功能;其三,打通多方AI算力資源,形成監管部門、運營商、平臺三方數據聯動,消費者可查看商家接受多維度巡檢的“數字背書”;其四,為消費者設置交互功能,消費者可通過點贊和反饋為商家提供正向評價,平臺據此為商家提供流量支持。
此外,餓了么還發布了與“食安釘”相關的一系列核心舉措:為全平臺數百萬商家免費提供AI輪巡服務;為平臺上有意愿的活躍商家免費提供釘釘配套攝像頭設備;免費為商家提供周邊門店經營狀況和食安管理狀況的業務數據;在熱搜詞管理和食安管理信用體系建設中,給予商家更多流量支持和傾斜;在今年,餓了么還計劃在中國烹飪協會的指導下,面向全行業建立特定群體幫扶通道,尤其是針對殘疾人、大學生創業,在明廚亮灶2.0升級計劃中,提供全鏈路、零門檻的明廚亮灶食品安全管理的創業幫扶。
據悉,去年餓了么上線了騎手側的“隨手拍”產品,針對嚴重的證照不符和環境臟亂差問題進行識別,并與線上明廚亮灶疑似問題相結合,快速推送風險門店和問題給公眾,實現靶向治理。
在食品安全管理工作中,餓了么秉持“開門辦食安”的態度,此前已發起食安伙伴計劃。未來,餓了么將圍繞商家關心的準入資質診斷、平臺食安大數據與商家端問題聯動、供應鏈及操作環節問題的前置審核與快速處置,以及優化理賠鏈路等方向持續發力。餓了么為商家售后提供多樣化的溝通和補償工具,將售后補救選擇權交予商家,并通過主動服務線路快速幫助商家處置食安問題。
田西艷表示,餓了么的食品安全管理工作仍處于不斷創新的階段,歡迎商家、騎手以及行業組織機構提供更多線索,提出更高要求,共同推動餐飲行業食品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守護消費者“舌尖上的安全”。
(責任編輯:朱曉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