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董慶森
連日強降雨后,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縣22萬畝茶園進入病蟲害防治關鍵期。在常樂茶業松澗林生態茶園,數十個綠色船型誘捕器立于翠綠茶壟間,隨風輕搖。
近期,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專家蔡曉明深入五峰,指導當地“茶園醫生”,為茶園進行土壤和病蟲害“體檢”,提供生態與經濟雙贏的技術支撐。
“茶園醫生”是當地篩選出的一批懂技術、善管理的本土茶農與經驗豐富的技術人員,負責指導茶農開展標準化種植管理。
目前,在五峰眾多茶園中,除誘捕器外,黃藍板、太陽能蟲情監測儀、氣象監測儀等技術也在廣泛應用,當地已逐步構建起多元化綠色防控體系。這些新技術的推廣應用,得益于該縣的“茶園醫生”。
五峰茶葉發展中心主任劉成棟說,長期以來,基層的茶產業技術培訓主要依賴于縣里專家“游說式”的送學上門,而“茶園醫生”就在茶農身邊,可隨時為茶農解決技術難題。
“茶園醫生”的精準“診療”少不了“茶園醫院”的后勤保障。在常樂茶業山腳下的茶園醫院內,肥料、農藥、種子、農業機械等農資產品分區陳列,并設有專門的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區。這里集農資銷售、農殘檢測、農技推廣、社會化服務于一體,是茶農專屬的村級一站式服務平臺。
“茶農購買農資時,工作人員會實名登記,同時開具農作物病蟲害診斷及防治處方單?!背凡铇I董事長沈小波說,這樣一來,既為“茶園醫生”的技術指導提供了堅實的物資保障,更讓“茶園醫院”從農資環節開始,就為茶葉品質精準“把脈”。
“茶園醫院”還統一配置標牌標識、辦公設施和農資管家系統,形成了全鏈條的農資服務網絡。當茶農遇到茶葉病害問題時,就能與“茶園醫生”一對一精準“問診”:農戶可靈活選擇線上或線下咨詢?!搬t生”會診得出明確病因后,會開具“診療處方”,“茶園醫院”依據處方,完成配藥、配肥等后續服務。從農資供應到病害診治,為茶園管護筑牢全流程保障。蔡曉明認為,這樣的茶園不僅節省水肥成本,還提升了茶葉品質,實現了“生態賬”與“經濟賬”的雙贏。
如今,五峰茶農們已不止關注單純的制作環節,還更多聚焦綠色種植與科技管理等。每年春季,當地都會依托社會化服務隊,組織“茶園醫生”深入茶企、茶園開展現場培訓,將最新技術送到田間地頭。
“茶園三分種,七分管?!蔽宸遛r業農村局副局長鄒壽天介紹,“茶園醫生”和“茶園醫院”既減少了茶農勞作次數、降低了投入成本,又保障了茶葉品質、守護了茶園生態。目前,五峰累計改造低碳生態茶園1.6萬畝,39個“茶園醫院”已覆蓋該縣75個重點產茶村,形成了可復制、可推廣的茶產業綠色發展模式。
(責任編輯:李冬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