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山東濟寧市泗水縣的泗河岸邊,只見碧水滔滔,如一條翡翠玉帶蜿蜒鋪展,陣陣清涼的水汽漫過河岸。泗水地處魯中南腹地,因泗河而得名,自古便有“泉源林海”美譽,當地豐富的生態資源是大自然賦予的寶貴財富。
“生態是泗水最亮麗的名片,保護好水資源環境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泗水縣人大常委會主任梁基武介紹,泗水境內共有水庫91座,控制流域面積981平方公里,水資源總量2.86億立方米。多年來,泗水始終高度重視水資源環境保護,每年投入大量資金對水利設施進行興建、維修、改造等。2024年,泗水縣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國控斷面優良水體比例100%,地下水點位水質達標比例100%。
“為保護好水資源生態環境,我們每年都開展年度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視察,并開展執法檢查等活動。”泗水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城環委主任委員董繼華告訴記者。
在泗水縣金莊鎮的地瓜田里,綠油油的藤蔓爬滿田地,厚實的藤葉下藏著壯實的根莖,地瓜長勢喜人。田邊的尹城水庫如翡翠般鋪展,粼粼波光映著生機。“我們的地瓜產量高、口感好,全靠這好水澆灌。”金戈種植專業合作社股民高寒說,緊鄰水庫的田地從不愁灌溉,穩定的水源讓地瓜生長有了可靠保障。
尹城水庫位于泗河支流蘆城河中游,有效化解了當地夏季洪澇、春秋干旱的難題。隨著除險加固工程和清淤增容工程持續開展,水庫蓄水灌溉能力大幅提升,水質不斷得到改善,周邊生態也愈加向好,農業生產穩定性得到增強。
“沙土環境加上可靠水源,正是地瓜生長的理想環境,這里種出的地瓜口感細膩、軟糯香甜,遠銷河北、江蘇、上海等地。”戈山廠村黨委書記麻修忠高興地說,金戈種植專業合作社今年種植地瓜800余畝,可為村集體分紅10余萬元,帶動60多名村民就業。
近年來,泗水縣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讓生態優勢不斷轉化為發展優勢。“泗水縣發展的最大優勢是生態,最大的資源也是生態,而最大的發展潛力同樣蘊藏在生態之中。”泗水縣發展和改革局局長劉洪剛表示,如今,生態優勢已經逐漸轉變為泗水縣的營商優勢。當前,泗水依托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將食品產業作為“生態立縣”戰略和“產業轉換”進程中的關鍵結合點,致力于將食品產業打造成為縣域經濟發展的核心支柱產業。
在泗水縣經濟開發區的濟寧娃哈哈飲料有限公司車間里,自動化設備正有序運轉。純凈的水流在管道中平穩輸送,進入灌裝區域后,被精準注入一個個空瓶,整個生產過程高效而流暢。“這里純凈的水質,為我們的產品提供了絕佳保障。”濟寧娃哈哈飲料有限公司總經理關景斯告訴記者。泗水縣擁有豐富的水資源,年平均可利用水資源1.36億立方米,全縣15處礦區符合飲用天然礦泉水國家標準。2025年上半年,全縣規上食品企業達28家,實現營收29.47億元,利潤達9601.2萬元。
“未來,泗水將持續深耕生態建設,一方面,加大生態保護投入,推進礦山修復、河流治理;另一方面,強化生態資源優勢轉化,因地制宜培育生態旅游、文化體驗等新興產業,實現生態與經濟協同發展,真正將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讓生態活水奔涌成為滋養民生的幸福之源。”泗水縣委書記趙鑫說。
(責任編輯:楊秀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