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北京4月21日訊(記者 楊秀峰)近年來,我國家電行業通過技術創新、綠色轉型與全球化布局,實現了從規模擴張向高質量發展的跨越式發展。2024年,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營收達1.95萬億元,同比增長5.6%,出口額突破1100億美元,同比增長14%,創歷史新高,穩居全球家電制造與出口第一大國地位。
近日,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副院長曲宗峰在“中國消費品質量安全提升系列行動2025”啟動儀式上表示,家電行業作為中國制造的“名片”,要從三個維度為行業高質量發展賦能,一是夯實質量安全根基,提振消費信心;二是加強技術創新驅動,開辟高質量發展新賽道;三是服務國家戰略,增強國際競爭力。
會上,由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編制、發布的《2025消費品行業系列研究報告-家用電器》聚焦行業發展共性問題,圍繞新質生產力在智能家電、健康家電、節能家電等領域的應用,以專業測試的視角,基于消費者關注的質量、安全和體驗,從行業現狀與發展前景、家電前沿技術與應用、家電前沿測試技術、未來發展趨勢、行業挑戰與應對策略四個方面進行深入闡述。
曲宗峰表示,我國家電行業近年來突破了很多關鍵技術,在本次質量提升行動中就有一些突出表現。在冰箱消費領域中,海爾智能保鮮冰箱通過IEC國際保鮮標準的認證,以精準控溫技術延長食材保鮮周期;美的智能薄嵌餐邊柜冰箱搭載AI算法,超靜音運行下實現食材管理的智能化和個性化。在洗衣機消費領域,海爾洗衣機創新應用智能感知系統,兼顧高效清潔與節能環保。這些技術突破不僅彰顯了中國品牌的創新實力,更引領消費品向智能化、綠色化、高端化升級。
當前,智能家電產業已從傳統優勢產業升級為驅動居住空間數字化重構、引領品質消費升級和踐行“雙碳”目標的創新策源地。面對全球產業鏈重構與消費升級的戰略機遇與巨大挑戰,曲宗峰表示,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將從技術攻堅協同化、標準國際化、檢測全球化、海外本土化等維度為企業賦能。比如,強化核心技術協同攻關;加強標準國際化和新產品新技術新場景的標準制修訂等。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牽頭新制/修訂了《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安全》系列國家標準、《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 健康技術規范》國家標準、《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 節能環保規范》國家標準。
中國消費品質量安全促進會理事長張沁榮表示,啟動系列行動旨在凝聚各方力量,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希望家電行業以本次行動為契機,積極參與“新質產品力新質提升行動”,為全球消費者提供更高質量、更安全的產品,進一步提升家電行業的國際競爭力,實現“生態出海”目標,推動行業邁向更高質量、更可持續的發展道路。
“中國消費品質量安全提升系列行動2025”活動由中國消費品質量安全促進會聯合中汽研汽車檢驗中心(天津)有限公司、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三研究所共同主辦,并發布了《2025消費品行業系列研究報告》。
(責任編輯:秦佳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