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北京10月15日訊 記者從中國科協獲悉,由中國科協、科技部、天津市政府共同主辦的2021年中國創新方法大賽擬于11月19-23日在天津濱海舉辦全國總決賽。
中國科協企業創新服務中心副主任鄧帆對中國創新方法大賽進行了回顧和總結。據介紹,2008年4月,科技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中國科協四部門制定并聯合印發《關于加強創新方法工作的若干意見》。2016年,由中國科協主辦了首屆“全國企業創新方法大賽”。2018年,“全國企業創新方法大賽” 吸納大學生TRIZ專項賽和工業工程創新方法專項賽,正式更名為“中國創新方法大賽”,由中國科協和科技部共同主辦。
“五年來,參與大賽的企業和科技工作者數量逐年攀升,大賽已成為傳播創新方法,涵養創新文化,弘揚創新精神,激發創新活力,增強創新自信,提升創新能力的重要舞臺。全國累計共有8358家企業組隊參賽,培訓一線科技人員近10萬人,帶動超百萬科技工作者參與創新方法學習實踐應用,指導形成超5000件專利,促進實現經濟效益近百億元,部分優秀項目成功應用于國家關鍵核心技術領域。”鄧帆向記者介紹。
鄧帆介紹稱,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在此背景下,本屆大賽由中國科協、科技部、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以“激發創新活力,促進自立自強”為主題,提升企業技術創新活力,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在更大范圍內普及創新文化,傳播創新方法。
“截至目前,共有來自40個行業超過1700家企業的4170余家代表隊報名參與本屆大賽,直接參賽的企業科技人員超1.2萬人。擬于11月19-23日在天津濱海舉辦全國總決賽。全國共有來自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200余支代表隊參加全國總決賽。決賽設置項目展示、理論測試和電視擂臺賽3個環節。總決賽期間還將舉辦頒獎儀式、大賽成果展等重點活動。” 鄧帆表示。
據悉,本屆大賽呈現三方面特點。
首先是突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大賽緊緊圍繞“激發創新活力,促進自立自強”的主題,組織上千名創新方法專家深入近千家創新型企業、瞪羚企業、科技領軍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面向一線技術研發和生產管理人員普及創新方法,傳授創新技法,實地指導企業開展原創性、引領性技術攻關,解決生產研發技術創新難題。據不完全統計,今年各地以大賽為引領,培養企業一線科技人員近2萬人,將企業實際需求和一線科技創新難點問題納入賽事,幫助企業實現技術突破近2000個。
其次是突出大賽與“科創中國”品牌建設相結合。大賽與中國科協“科創中國”試點建設相結合,總決賽主辦地落地“科創中國”試點城市——天津市濱海新區,鼓勵各地“科創中國”試點城市參與組織地方區域賽,推廣大賽優秀成果案例,實現“以賽促學、以賽促用、賽中交流、賽后轉化”,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大賽與“科創中國”平臺建設相結合,實現大賽平臺與“科創中國”平臺在大賽的申報、項目遴選、成果共享和賽事直播等方面資源共享。
此外是突出中國特色創新方法推廣應用體系更趨完善。大賽形成了“以政府為引導、社會參與、企業為主體”的推廣應用體系。全國各省區普遍開展了創新方法推廣應用工作,其中近20個省由多部門聯合發文,共同推廣應用創新方法。891家央企各級單位參賽,大賽專設民營企業參賽組,共有885家民營企業參賽,推動民營企業興起應用創新方法,解決實際生產難題的新高潮。
(責任編輯:蘇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