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看中經經濟日報微信中經網微信

    山東汶上縣“互聯網+”促精準扶貧 讓扶貧項目正中靶心

    2017年12月03日 07:2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潘俊強

      “漏雨的房子修好了,大女兒找到新工作,小女兒在愛心基金幫助下安心上學,難關熬過去了。”山東省汶上縣白石鎮紅溝崖村貧困戶郭忠民說,去年他和愛人生病,生活陷入困境,多虧扶貧管理平臺,一條求助信息,引來干部上門解難。

      脫貧攻堅如何精準發力?汶上縣探索“互聯網+精準扶貧”,從建檔立卡識貧到發展產業助貧,再到因人施策脫貧,群眾線上“點單”,干部線下“跑腿”,“精準”貫穿扶貧全過程,讓貧困戶早日甩掉窮帽子。

      互聯網+識貧,數據動態監管,貧困戶一個不漏

      “看!哪家貧困戶是什么情況,手機點一點就一清二楚。”打開手機微信,寅寺鎮黨委書記劉峰給記者展示扶貧管理平臺,它不僅詳細統計了貧困戶收入、健康情況等信息,還能在一幅高清地圖中,清晰地顯示貧困戶的家庭住址。

      精準扶貧,先要精準識貧。在貧困人口識別工作中,汶上縣堅持“一個不漏,一個不多”的原則,一方面在前期統計中強調壓實扶貧干部的責任,另一方面通過創新工作方法提高效率,其中重要一點就是用上了互聯網新技術。

      “以前的數據是死的,現在的數據活了。”汶上縣扶貧辦主任張衛國介紹,在各鄉鎮扶貧數據的基礎上,縣里開發了O2O扶貧管理平臺,結合高清地圖數據信息,了解鎮村的扶貧工作數據、交通和地形情況。

      “打開手機掃一掃二維碼,就知道貧困戶的基本情況,信息公開透明,而且讓其他群眾充分參與和監督,保證了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這個系統真不孬。”寅寺鎮東寅寺村黨支部書記何義說。

      O2O扶貧管理平臺設定了不同的數據權限和功能權限,對訪客用戶僅開放手機端掃描查詢功能,手機界面只顯示姓名、單位、家庭人口、是否脫貧等基礎信息,不顯示殘疾、患病、收入等隱私信息,保證了貧困戶信息的私密性、安全性,確保扶貧數據信息不擴散。

      按以往統計數據,寅寺鎮貧困戶544戶1192人。為確保數據準確,寅寺鎮又安排進一步識別、篩查。識別對象被“分攤”給131名機關干部和村干部,每人負責3—7戶。工作人員進村入戶、調查摸底,摸清收支基本情況,重點了解醫、學、住、吃、穿、行等情況,掌握致貧原因。

      數據成了扶貧工作的好幫手。這一系統包括手機端“O2O服務”模塊、互動交流模塊和PC端留言管理模塊,通過這些模塊,寅寺鎮實現了貧困人口動態監管,確保貧困戶有進有出,可以更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

      互聯網+扶貧,傳統產業“觸網”,農戶脫貧有底氣

      特產養殖業和紡織服裝加工業,是汶上縣扶貧攻堅的“標簽性”產業。山東金秋農牧科技有限公司等蘆花雞企業,近兩年先后向貧困戶免費贈送蘆花雞苗10萬余只。貧困戶可以自行養殖,也可由養殖大戶包技術、包回收、包銷售,幫助扶貧戶增加收入。

      扶貧怎么扶?產業是主力。汶上縣產業扶貧展開了“互聯網+”嘗試。縣里幫助傳統產業“觸網”,擴大市場和影響力。打開京東商城的汶上特產館,山東大櫻桃、雜糧煎餅、發酵黑蒜等特色農產品吸引了不少消費者的關注。

      在服裝加工產業,汶上縣借互聯網勁風,打造扶貧“一條龍”服務,探索出“婦聯+企業+產業項目+大姐工坊”的社會扶貧新模式。

      助力服裝產業擁抱互聯網,縣里建起電子商務產業園,引來60余家電商企業,為企業搭建起報關報檢、退稅、結匯等綜合性服務平臺,讓服裝產業成為帶動群眾脫貧致富的生力軍。

      據調查,汶上縣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中,不少因照顧家庭無法出門打工。怎樣解決這類貧困人口的就業,變“輸血”為“造血”?把工廠“建”在貧困戶家門口!縣里牽手服裝企業迪尚集團,在專項資金扶持下,公司提供訂單和技術支持,再由本地加工企業就近建設“大姐工坊”,吸納貧困人口就業。

      “大姐工坊”為140余名貧困群眾提供家門口就業崗位。貧困人口中,大多數女性選擇了在服裝廠就業,還有一部分通過技能培訓、合作入股等形式獲得穩定收入。

      在農業產業方面,汶上縣借助互聯網開展土地托管,解決了部分貧困群眾“打工顧不上種地、土地撂荒卻心有不甘”的問題。

      趙跟柱是南站鎮漕流村貧困戶,妻子殘疾,9歲兒子患有軟骨病,連續做了三次大手術,每次花費萬余元,讓這個曾經幸福溫馨的家庭陷入貧困。從網上得知土地托管的消息后,趙跟柱在服務平臺提交了申請,很快,海林種植合作社負責人趙海龍就與他取得聯系,商討托管事宜。

      “以后我可以安心在外打工,每畝地交三四百元的土地托管費,合作社負責耕種收售,一畝地能多收入400多元,多打工兩個月,也能多掙2000多元。”趙跟柱說。

      互聯網+脫貧,因人施策對癥,綜合發力拔窮根

      “貧困帽子摘了,生活更有奔頭了。”寅寺鎮西寅寺村仙秀芝,丈夫身體不好不能干重活,大兒子殘疾,小兒子剛大學畢業。去年,在扶貧服務平臺幫助下,她在合作社找到了一份蔬菜裝箱的工作,月收入近2000元。今年,她家人均年收入達到7000多元,實現了脫貧。

      公開脫貧結果,接受社會監督,汶上縣把貧困戶脫貧情況制作成二維碼,供掃描查詢。如果有問題或有異議,可以直接通過任何一個政府微信公眾號進行反映。對于反映的情況,工作人員轉交有關鄉鎮或縣扶貧辦核實后,及時作出回應,并電話和微信答復質詢者,讓脫貧質量經得起全社會的檢驗。

      寅寺鎮綜合線上數據,分析每戶實際情況、致貧原因及生產發展需求,逐戶定制最合理有效的方案,因人施策,對癥下藥拔窮根。

      送就業——對50余名貧困戶實施小麥及蔬菜種植培訓,對40余名貧困婦女進行育兒嫂技能培訓等,變“輸血”為“造血”,確保勞有所得。

      送健康——對260戶因病致貧貧困戶進行指導就醫,需在衛生院住院的,在上級報銷90%的基礎上,減免扶貧對象個人負擔的政策范圍內醫療費,共減免醫療費用6萬余元,確保病有所醫。

      送安全——把危房改造作為脫貧幫扶的重要任務,共計改造農村危房及抗震房23戶,2017年計劃改造19戶,確保住有所居。

      經過努力,寅寺鎮建檔立卡貧困戶544戶、1192人中,2016年底有522戶、1154人脫貧,未脫貧剩余22戶、38人,也將在今年實現全部脫貧。

      “線上數據是工具,再好用的工具也需要人來使用。”張衛國說,扶貧工作能夠取得成效,既要線上搜集扶貧群眾的數據和訴求,更要靠干部線下提供更給力和實實在在的服務,幫助貧困人口解決問題。

      縣里的每位扶貧干部,都可以通過手機端上傳幫扶記錄、督導記錄以及更新貧困戶生產生活信息,做到了實時幫扶、實時上報、幫扶有記錄、成效有依據。系統還設定了幫扶工作紅綠燈提醒功能,如果本月的幫扶工作還未完成,就會被系統亮紅燈。

      汶上縣委書記李志紅說,脫貧攻堅越往后難度越大,越要精準施策、精細工作。汶上縣將繼續創新扶貧工作方式方法,讓“互聯網+扶貧”在脫貧攻堅中發揮更大作用。

      《 人民日報 》( 2017年12月03日 11 版)

    (責任編輯:秦爽)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无码视频| 五月天中文字幕mv在线|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麻豆| 亚洲成a人无码av波多野按摩| 中文一国产一无码一日韩| 亚洲不卡中文字幕无码| YW尤物AV无码国产在线观看| 精品多人p群无码| 中文字幕欧美日韩在线不卡|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 最近中文字幕在线中文高清版|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r▽| 一本大道香蕉中文日本不卡高清二区| 18禁免费无码无遮挡不卡网站|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成人| 中文字幕日韩在线| 一二三四社区在线中文视频| 免费A级毛片无码无遮挡|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体验|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一二三区|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99高清中文字幕在线|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中文| 中文字幕在线无码一区| 色视频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88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狠狠躁夜夜躁无码中文字幕| 无码精品黑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 免费A级毛片无码A∨中文字幕下载| 老子影院午夜精品无码| 国产日产欧洲无码视频无遮挡| 国产爆乳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A∨精品影院| 丰满少妇人妻无码| 2021国产毛片无码视频| 久久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 久久中文字幕人妻熟av女| 中文字幕无码AV波多野吉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