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看中經經濟日報微信中經網微信

    把人心工程做到群眾心坎上

    2020年08月13日 21:50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把人心工程做到群眾心坎上

      徐州賈汪新時代文明實踐觀察

      2018年被列入全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縣(市)區”以來,江蘇省徐州市賈汪區探索理論宣講新模式、推出聯系群眾新方法、搭建文明實踐新舞臺,從而讓黨的創新理論更加深入人心,基層干群關系更為緊密融洽,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講演問”讓理論宣講接地氣

      “大到‘六穩’‘六保’,小到養老社保,每次都在廣場舞開始前來一段三五分鐘微宣講。”擔任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聯絡員以來,33歲的王旭已記不清自己說了多少段微宣講。

      王旭曾經是大吳街道小吳村勞動保障協理員,因常年為村民辦理醫療養老保險、調查統計失業人員、免費組織就業培訓,與群眾打交道多,被區里聘為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聯絡員。

      在王旭看來,組織基層群眾開展理論宣講最忌長篇大論,要讓黨的創新理論落地生根,除了要做到言簡意賅,還需聯系群眾身邊事,讓宣講關乎到每個人。

      早在32年前,潘安湖街道的馬莊村就堅持在每月第一天組織村民升旗,儀式結束后再開展“國旗下的講話”活動,簡短地宣講黨和國家大政方針。

      受到這一宣講方式啟發,近年來賈汪區在全區推行“四前一后”理論微宣講模式,即在村民會議前、文藝演出前、放電影前、跳廣場舞前、升旗儀式后組織對群眾理論宣講。

      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是新時代文明實踐一項重要工作內容。為了讓基層宣講活動輕量化、接地氣,賈汪區還探索出“講演問”宣講形式。

      “民法典,共七編,一千二百六十條,總則、物權不能少,合同、人格權很重要”……因為節奏歡快,朗朗上口,耿集鄉賢藝術團自編自導自演的快板作品,居民傳唱度頗高。藝術團成員曹香玉說,民法典內容多,不容易理解掌握,但創作成快板后,老百姓聽得懂、有收獲、反響好。

      “十必聯”讓聯系群眾更緊密

      “2018年270例、2019年180例、2020年上半年20例……”走進耿集新時代文明實踐所,69歲的退休老支書耿德堂拿著一疊材料,一板一眼地向記者介紹,近年來所在鄉鎮矛盾糾紛存量化解將盡、增量不斷下降。

      為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見人走心”,賈汪區首創的“十必聯”工作法正在全區各個村居鋪開。但凡群眾家里有喜事、喪事、急事、難事、病事、糾紛等,必有幫扶志愿者上門聯系。

      劉丹是西大吳村村民,她的庭院前張貼的“‘十必聯’服務公示牌”引人注目,而27歲的外來媳婦杜盼是公示牌上的“包片人”。

      疫情期間,待業在家的劉丹想找點事干。杜盼了解到這一需求后,很爽快地將劉丹吸納到自己的微商團隊。現在,劉丹每個月在家就能掙兩三千元,減輕了家庭經濟負擔,“以前不好意思向街坊鄰居說困難,現在‘包片人’很走心,會主動上門幫扶聯系,就不再感到難為情了。”

      “‘十必聯’群眾工作法就是要把工作做到群眾身邊,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賈汪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丁思英說,“十必聯”服務隊伍里既有老黨員、老干部,也有熱心群眾、回鄉創業的青年人,通過一人包十戶,與基層群眾建立常態化聯系,推動文明實踐由進村向入戶深化,由見人向走心深化。

      為解決文明實踐工作“誰來干”問題,賈汪區還組織黨員志愿者、社會志愿者、群眾志愿者三支志愿服務力量,對接群眾需求。

      疫情期間,賈汪全區1167名機關志愿者、5800多名基層黨員志愿者、社會各界愛心人士下沉到疫情防控一線,開展防控宣傳、排查登記、卡點值守、助力復工復產等志愿服務。

      “搭舞臺”讓群眾成為文明實踐主角

      位于紫莊鎮西南部的岐山村地處偏僻,但這里走出來的“火葫蘆”文藝志愿服務隊卻在周邊鄉村名聲大噪。今年68歲的李文起在白天是村辦幼兒園的門衛,晚上是服務隊的主角,常來村里的文化禮堂參加節目排練,最為上手的是快板、小品、二人轉等節目。

      外觀白墻灰瓦、室內寬敞明亮、空調音響俱全……2018年新落成的文化禮堂,是岐山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主要建筑,現已成為當地村民開展文明實踐活動的大舞臺。

      “這是屬于村民自己的舞臺,只要有文藝活動,可以隨時搬到舞臺上來。”岐山村黨總支書記楊永說,只有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提高村民參與積極性,文明實踐的活力才會源源不絕。

      不同于宅在家里看電視,村民們結合黨的創新理論自編自導節目,主角和觀眾都是村民們自身。“身邊人演給身邊人看,基層群眾更容易接受。在舞臺上看到自己身邊熟悉的人,一些村民感到很有成就感。”楊永說。

      除了新建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要成為基層群眾開放式的舞臺,賈汪區還要求原有的村部拆除圍墻、去衙門化,把辦公室騰出來,改建成群眾活動室,讓辦公空間最小化、服務空間最大化。

      “村兩委人員集中到前臺辦公,剩下的場所全部改為群眾活動功能室。”大泉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所長朱寶珍說,以前不少村民認為村部就是村兩委人員辦公的地方,不愿到村部來。將村部改為服務村民的陣地后,村民們去的次數明顯增多,“基層黨組織與群眾之間有形的隔閡被消除后,心理上的隔閡也會隨之慢慢消解。”

      為了讓群眾有更多開展文明實踐的舞臺,賈汪區還要求區級機關和各鄉鎮街道把平臺資源拿出來打通整合,再圍繞理論宣講、教育服務、文化服務、科技科普服務、健身體育服務等內容建成5大平臺,將分散在各條塊的資源力量統籌調度使用。

      “新時代文明實踐是一項人心工程,我們要把工作做到群眾身邊、做到群眾心坎上。”賈汪區委書記張克說,在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試點工作過程中,賈汪區始終貼近群眾需求,在服務群眾中凝聚和引領群眾。(記者 鄭生竹)

    (責任編輯:符仲明)

    把人心工程做到群眾心坎上

    2020-08-13 21:50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查看余下全文
    无码av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自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无码中文人妻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大地资源中文在线观看免费版|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无码一区| 亚洲精品欧美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欧美乱人伦中文字幕在线| 本免费AV无码专区一区|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AV| 日韩欧美中文在线| 久久无码中文字幕东京热| 91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网址| 国产亚洲美日韩AV中文字幕无码成人|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在线播放| 久久中文字幕人妻丝袜| 日韩视频无码日韩视频又2021| 精品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成人黄网站在线观看| 最近免费字幕中文大全| 中文字幕二区三区| 无码中文字幕日韩专区|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无码内射| 亚洲国产av无码精品|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播放|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无码| 国产精品无码A∨精品影院|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久久久不卡| 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高潮潮喷奶水飞溅视频无码| 一本色道无码道在线观看| 永久免费av无码入口国语片| 亚洲日产无码中文字幕| 无码国产福利av私拍| 色AV永久无码影院AV| 日韩AV片无码一区二区不卡电影| 麻豆aⅴ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精品成在人线AV无码免费看| av无码播放一级毛片免费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