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美國經濟溫和增長。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達經濟體,美國經濟增速恢復有利于促進世界經濟復蘇。不過,如果粗略估算增長結構和成本會發現,美國經濟并沒有看上去那么樂觀。
美國商務部1月25日公布首次預估數據,2023年美國四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年率計算增長3.3%,2023年全年美國經濟增長2.5%,高于2022年1.9%的增速。有分析認為,個人消費支出和政府支出是拉動當季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看似溫和的數據令一部分人判斷,美國經濟仍具韌性。
不過,無論是從經濟增長的成本、動力還是前景來看,對美國經濟的質疑同樣不小。
從成本看,在四季度數據公布后,有人將以名義美元計算的四季度GDP增量,與相應的美國預算赤字增長和債務增加作出對比發現,四季度美國GDP增量約為3287億美元,同期預算赤字增長約5099億美元,公共債務增長8337億美元左右。換句話說,2023年四季度,美國每取得1美元GDP的增長,相應要付出1.55美元赤字以及約2.53美元債務的代價。
自疫情暴發后,美國經濟對巨額赤字和公共債務的依賴越來越深。2019年美國GDP為21.38萬億美元,2023年的初值估算GDP約27.37萬億美元,4年經濟總量增長約6萬億美元。同期,2019年10月初,美國國債總額為22.72萬億美元,到2024年1月初,美國國債總額已經突破34萬億美元,債務總額增加了11.28萬億美元。換句話說,在4年多的時間內,美國以債務總額增加11.28萬億美元的代價,換來了經濟總量約6萬億美元的增長。不僅如此,美國的年度預算赤字,也從2019財政年度預算赤字9840億美元,快速升至2023財年預算赤字1.695萬億美元。美國至今看不到擺脫“財政赤字—發行國債—支付利息—更大財政赤字”惡性循環的跡象。這種增長成本,以一句“寅吃卯糧”恐怕難以概述。
從增長結構看,除了個人消費支出和政府支出,許多重要經濟指標走勢與美國經濟增長背道而馳,美國經濟內生動力是否恢復令人存疑。美國供應管理學會數據顯示,美國服務業在2023年底增長接近停滯,12月服務業景氣指數為50.6;到2023年12月,美國供應管理學會(ISM)制造業指數連續第14個月處于萎縮區間;美國主要銀行2023年四季度盈利情況惡化。至于美國用電量與GDP增速趨勢背離的情況,更是從2023年一季度起就引起持續關注。
此外,被美國政府和美聯儲引以為傲的就業率數據,也因多次大幅度的數據校正,導致初值和修正值差距過大而引起質疑。有人分析了美國勞工部公布的數據底表,認為存在統計口徑混亂、新增就業數據和總就業數據無法匹配等問題,不能排除大幅調整數據的可能。
從前景看,美國面臨的在高利率條件下償付巨額債務利息的問題尤其迫切。美國政府債務融資成本顯著增加。美國財政部2023財年的利息支出達8793億美元,比前一財年增加1617億美元,占當年凈支出比例超過了14%,同時利息支付總額升至GDP的3.26%,為過去23年的最高水平。從2024財年情況看,利息支出增速和占比將上漲。
美國政府試圖以2023年的增長數據說服外界,美國民眾消費需求仍然旺盛,美國經濟將可以實現“軟著陸”,在控制住通脹的同時不將經濟帶入衰退。這個判斷見仁見智,但有人恐怕不買賬。1月8日,據美國《國會山報》報道,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在接受保守派節目采訪時,抨擊了美國當下經濟狀況,他甚至預測“美國經濟將會崩潰”。這話雖像是選舉話語,但也不妨參考一下。(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連 俊)
(責任編輯: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