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西寧5月7日訊(記者石晶)西寧海關日前舉行新聞發布會透露,一季度,青海省進出口總值18.8億元,同比增長87.8%,增速居全國前列。
不久前,一架裝載1975公斤冰鮮虹鱒魚的航班從西寧曹家堡機場起飛,經廣州轉關出口至泰國曼谷。目前,青海產冰鮮虹鱒魚已實現多個國家和地區當日抵達,青海冷水魚年出口量從500噸增長到超5000噸。西寧曹家堡機場海關監管科科長陳兆權介紹,機場海關持續優化通關服務保障,設立空運出口專用“綠色通道”,指定業務骨干作為聯絡員,加強與貨主、報關、物流單位聯系配合,實現轉關出口零延遲。
今年以來,青海企業不斷拓展國際合作空間,一季度與113個國家和地區有貿易往來,歐盟、東盟、俄羅斯為青海前三大貿易伙伴,合計進出口13.6億元,占全省外貿總值的72.2%。
全省進出口市場呈現多元化趨勢。青海依托資源優化布局新能源產業,新能源產品成為外貿增長主動力。一季度,全省鋰電池出口6.3億元,同比增長69.2倍,占全省出口總值的38%,增速居全國第一。
多晶硅與光伏組件協同深耕國際市場。青海依托鹽湖資源與清潔能源稟賦,構建光伏產業跨境供應體系。一季度,光伏產業相關產品出口大幅增長,其中,多晶硅出口2.4億元,同比增長3.5倍,出口值占同期全國同類出口商品的69.3%,居全國第一;光伏組件出口3047.6萬元,同比增長1.2倍。
(責任編輯:符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