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國行丨“天下無橋長此橋” 這座2255米長的非遺古橋驚艷了800載時光

    2025-07-24 07:24 來源:央視網
    查看余下全文
    (責任編輯:單曉冰)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國內時政更多新聞 > 正文

    文化中國行丨“天下無橋長此橋” 這座2255米長的非遺古橋驚艷了800載時光

    2025年07月24日 07:24   來源: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今天的文化中國行,我們要走進位于福建泉州的安平橋,它始建于南宋紹興八年,是我國現存最長的跨海梁式石橋,也是世界文化遺產——“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的遺產點之一。

    安平橋,位于晉江安海鎮與南安水頭鎮交界的海灣上,是我國現存最長的跨海梁式石橋,有著“天下無橋長此橋”的美譽。

    從空中看安平橋,我們首先會被它的長度所震撼。古橋呈東西向蜿蜒伸展,橋面寬度在2.9—4米之間,但長度卻達到了2255米。整座古橋以堅固的條石鋪就,橋下,361座石砌橋墩巍然矗立,形態各異。橋墩之間,巨型石板橫架作為橋面,承載著過往行人。

    這些石板長度不一,短則5米,長則11米,蔚為壯觀。

    在安平橋上及其周邊,矗立著多座精致的附屬建筑,東、西兩側的望高樓、聽潮樓,是兩座隘門,在橋身中段還有兩座雨亭,供過往行人休憩避雨。

    安平橋聯通了泉州的安海與水頭,搭建了發達的水陸交通網,成為安海港重要的交通樞紐,同時,它也是泉州與廣闊的南部沿海地區的陸運節點,體現出海洋貿易推動下泉州水陸轉運系統的發展。

    800多年來,古橋不僅歷經了風雨滄桑,也見證了泉州港的繁榮與輝煌。

    2021年,安平橋作為“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的22個遺產點之一,被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解碼古橋智慧 看宋代的“超級工程”

    歷經800多年的滄桑變化,如今,安平橋出現了橋墩沉降不均勻導致橋板不平、橋墩外散開裂、欄板脫落等情況,為了更好地保護這座見證宋元海洋文明的古橋,當地將于近日啟動修繕工程。究竟這座古橋都暗藏著哪些建橋工藝和民間智慧?

    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在八百多年前,要修建這樣的一座跨海大橋,完全稱得上是一項“超級工程”。晉江市文物保護中心主任吳金鵬,是地道的安海人。他全程參與了泉州的申遺工作,也守護了安平橋三十多年。

    晉江市文物保護中心主任 吳金鵬:它就是跨安海灣的一座石橋。我們看到左手邊就是晉江的安海鎮,我們的右手邊就是南安的水頭鎮。

    在完全沒有機械設備的古代,要如何才能在海灣的潮涌間,建造穩固的橋墩呢?

    吳金鵬:就用木頭,一橫一豎,一層一層地做好,然后把石頭的橋墩直接做在上面,這個我們稱為“睡木沉基”。

    “睡木沉基”,是安平橋建設過程中,最重要的一個造橋技藝。它利用水平交叉木料的浮力和整體的穩定性,在松軟的泥沙中形成牢固的橋基,不需要堆砌大量的石塊,省工省料。然而,海灣的水位有深有淺,潮汐有緩有急,怎樣才能讓橋墩更加穩固?這也考驗古人智慧。

    吳金鵬:古人很聰明,他們利用地質條件、水流情況,因地制宜設置了三種不同的橋墩。一種叫方形的;一種單邊尖的,稱為半船型;有一種兩邊都尖的,稱為船型橋墩。朝大海一面,為了減少海水對橋的沖擊,就做成尖的,就是半船型。如果退潮也比較急,那就做成兩頭都尖的。

    三種不同樣式的橋墩,能最大限度地減小潮汐對橋墩的沖擊。而建好橋墩只是第一步,安平橋的石板長5米到11米,最重的有25噸,共有2000多條,要如何在海中,把這些巨型的石板架上橋墩,成為建橋成敗的關鍵。

    吳金鵬:先把橋墩做好,用船把橋板運過來以后,水漲船高,潮水一來船就升高了,他就把這個橋板駕在已經建成的橋墩上,潮水一退,船跟橋板就脫離了,橋板就架上去了,這個技術我們稱為“候潮架梁”。

    就這樣,像“睡木沉基”“候潮架梁”“三式橋墩”等建橋智慧,將我國古代的造橋技術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而安平橋歷經14年建成,不僅技藝是考驗,資金也是瓶頸。

    吳金鵬:安平橋的工程這么大,肯定需要大量的資金,這個錢怎么來呢?社會各界共同出資來建造,對象有地方官員、有商人、有平民百姓共同湊的份子錢,才把這個橋建成。

    眾人拾柴齊造橋 共建共修共享

    除了社會各界齊心協力一起共建,800多年來,安平橋歷經了大大小小數十次修繕,也是由社會各界共同捐資的。

    總臺記者 趙晟萱:在安平橋上就有這樣14方的修橋碑記,上面就詳細記載了安平橋歷次的修繕情況以及捐資芳名。可以看到,多的有捐100大元、200大元的,少的也有1元、2元的。其實無論捐資多少,都是大家共修共建的一個結果。

    吳金鵬:我們可以看這個柱子上的石刻,“公定界止,糴貨諸人越界者罰戲一臺”,原來安平橋就是商旅往來的必經之路,在橋上做生意的人很多,所以要定個規則,不能越界,如果違反了鄉規民約,你出錢請戲班子來演一場戲給大家看,就是文化共享。

    從共建、共修,到共享,長虹臥波,天塹變通途。800多年前,安平橋躍過海面,架起泉州通往世界的商貿橋梁。現如今,兩千多條石板,順著潮起潮落一路鋪排,依舊是人們的精神坐標,它古老從容,而又歷久彌新。

    古橋連故鄉 思念味相傳

    作為建成當時世界最長的跨海梁式石橋,安平橋不僅體現了古人的工匠精神和非凡智慧,同時也為研究我國的橋梁史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而且,安平橋也成為泉州百姓心中的精神坐標,它的文化內涵仍在不斷延續、拓展,從安居樂業的美麗鄉村,到出磚入石的閩南古厝,古橋還連接了古鎮古村里的“古早”味道,讓這些世代傳承的閩南小吃,成為煙火人家的獨特印記。

    安平橋的兩端,一頭是安海鎮,一頭是水頭鎮。穿梭在老鎮古厝間,一街一巷都承載著歷史,一磚一瓦都寫滿了故事。而這些環繞在街頭巷尾的“古早”味道,更是歷史的“活頁”,在時光中慢慢沉淀。

    菜粿,又叫“菜頭粿”,以白蘿卜為主要原料,是閩南的傳統小吃,用料講究。

    炸過的菜粿外酥里嫩,咬上一口,外皮的酥脆與內里的軟糯共同綻開,大米的香氣和蘿卜的清甜滿口蕩漾。

    誘人心弦的除了菜粿香,還有當地人記憶里的節慶味道——捆蹄。

    捆蹄的主要食材是豬蹄,是當地重要節慶的必備硬菜,寓意著“金榜題名”。去骨取肉,是做傳統捆蹄的第一步,最費時,也最考驗技術。一個不小心,就有可能劃傷豬皮,前功盡棄。

    大刀小刀齊上陣,只余下蹄尖四塊小骨和一個空空的完整豬腳皮。鉆孔,縫合,使得去骨后的豬蹄皮呈現筒狀。做完這些,還需要準備豬肉內餡,來重新填入。

    用家傳秘方慢慢腌制,以時間對抗時間,讓肉的短暫鮮美得以長久停留。隨后,就是捆扎,掌握好力度,一圈一圈,慢慢來。接下來的高溫慢煮,同樣考究。

    李慨捆蹄第四代傳承人 李起平:煮捆蹄一般一個小時。過程中我們要隨時觀察火候。要慢一點,把事情做好才是最重要的。

    傳承了四代人的捆蹄,豬皮晶瑩剔透,軟嫩Q彈,不膩不油,層次分明,帶著潤澤的光度。

    李起平:捆蹄做到現在,我已經是第四代傳承人,我也希望我們小吃能像安平橋一樣,一代一代傳承下去。

    對閩南人來說,鄉愁不僅是起伏蜿蜒的安平橋,更是古橋兩端連接的街頭味道。

    (責任編輯:單曉冰)

    亚洲中文字幕视频国产| 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人妻| 天堂中文在线最新版| 日韩网红少妇无码视频香港|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网站|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麻豆天美| 99re只有精品8中文| 亚洲男人第一无码aⅴ网站|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中文字幕av在线| 国偷自产短视频中文版| 国产成人午夜无码电影在线观看| 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超清无码无卡中文字幕| 亚洲一区二区无码偷拍| 97免费人妻无码视频| 无码专区—VA亚洲V天堂| 人妻少妇看A偷人无码电影| 欧美中文在线视频| 国产 亚洲 中文在线 字幕|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野结衣|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无码视频| 人妻无码人妻有码中文字幕| 亚洲av午夜国产精品无码中文字 | 一本精品中文字幕在线|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麻豆国产原创中文AV网站| 中文无码喷潮在线播放| 无码色AV一二区在线播放| 粉嫩高中生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无码国产伦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夜夜添无码试看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不卡 | 日韩电影免费在线观看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无码AV中文字幕电影网站| 少妇无码太爽了不卡视频在线看| 久久久久亚洲?V成人无码| 久久久精品人妻无码专区不卡 | 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人妻|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