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的思想之所以具有強大力量,恰是因為它能夠準確把握歷史發展規律和時代變化趨勢,正確回答時代演進對國家發展、人類進步提出的新課題,解決實踐中不斷出現的新問題。
創新是推動國家、民族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當今時代,科學技術加速迭代正在重塑全球競爭格局,創新決定國家未來。習近平經濟思想強調堅持創新發展,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從根本上解決了發展的驅動力問題。近日發布的《2025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顯示,中國排名首次躋身全球前十。
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抓住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機遇,深度參與國際分工,經濟實力快速提升。但過去形成的市場和資源“兩頭在外”的發展格局在國際經濟形勢動蕩不定的情況下存在潛在風險。2020年,習近平總書記前瞻性地指出,必須把發展立足點放在國內,充分發揮國內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構建新發展格局。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是中國經濟發展的路徑選擇,這在逆全球化思潮抬頭,單邊主義、保護主義上升,貿易戰、關稅戰嚴重擾亂國際經濟貿易秩序的今天,更加凸顯其戰略意義。
中國實現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發展成果最大程度地惠及人民,人均收入、教育、醫療、住房等方面都有了質的改善。習近平經濟思想強調發展要以人民為中心,不只是解決了發展為了誰的問題,而且以人需求的滿足和自身全面發展為經濟發展的目標,也造就了作為生產力特別是新質生產力重要要素的更高素質的勞動者,培育了超大規模的國內市場,從而創造了經濟發展的不竭動力。
世界經濟增長動能不足,局部沖突和動蕩頻發,發展不平衡問題突出。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出共建“一帶一路”;提出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全球治理倡議;提出完善全球經濟治理,建設合作型世界經濟。習近平經濟思想飽含深厚的世界情懷、人類情懷,為統籌國家間競合關系、推動包容性增長的全球性課題貢獻了中國智慧,為破解“世界向何處去”的疑問提供了中國方案。
習近平經濟思想蘊含重大理論和實踐命題,深刻回答了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十四五”時期我國發展取得重大成就,“十五五”規劃建議對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構建新發展格局、扎實推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等又作出一系列戰略部署。中國式現代化征途上還有很多困難,但只要路走對了就不怕難。學思踐悟習近平經濟思想,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今天以及未來的中國經濟,掌握做好經濟工作的“金鑰匙”。
(作者徐向梅 系求是雜志社編輯委員會委員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