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十五五”規劃《建議》提出“創新發展數字貿易”。在有全球小商品貿易“風向標”之稱的義烏,記者發現,“數字貿易”的發展正在重構這里做生意的方式。

就在上個月,以數字貿易為核心的義烏第六代市場——全球數貿中心正式開業運營。記者在這里發現,大多數商戶都在“數字世界”中忙碌,他們不再坐等客人,而是開直播、拍視頻,主動把生意做往全世界。
在這里,AI能實時打破語言壁壘,讓和各國采購商的溝通暢通無阻。新的市場里,80%的商戶都用上了新科技。
季瑞欣告訴記者,五年前,義烏小商品城以面對面交易為主,距離和語言障礙往往會影響到做生意的效率。“十四五”期間,我國出臺多項政策,促進數字貿易改革創新發展,建成178個跨境電商綜試區,為商戶“云上出海”鋪路搭橋。

五年里,義烏小商品城一年一個樣。6萬多個實體店鋪被搬到了線上;整合了全球17個主流電商平臺;數字化供應鏈平臺聯通國內外倉儲物流專線,逐漸形成“世界貨、義烏拼、發全球”的貿易新優勢。就在不遠處,被稱為第六代市場“數字大腦”的數貿港也在加緊建設,為商戶撐起數字賦能的出海風帆。

“十五五”規劃《建議》為下一個五年中國發展描繪出新的藍圖,而義烏的商戶們也從“創新發展數字貿易”的字眼里,看到了更多新機遇。市場里,圍繞互聯網、AI應用的培訓天天爆滿,一場原本計劃100人參加的培訓,最終來了近200人。

一批新的應用正在緊鑼密鼓開發中,預計今年底,數字人直播、AI智能導購等新功能就將上線。面向“十五五”,外貿人心中還有更大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