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等部門發布通知,決定組織開展銀發醫養行動,支持退休醫務人員到醫養結合機構、養老機構等開展相關的醫療服務,并選取了10個重點省份,探索形成可復制、可推廣、可持續的工作模式。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養老服務需求日益增長而專業醫療資源相對不足的矛盾愈發突出。在此背景下,銀發醫養行動可以形成多贏的局面,養老機構、退休醫務人員和入住老人都是直接受益方。
對于養老機構而言,退休醫務人員有豐富的臨床診療經驗和熟練的急救能力,鼓勵他們以適當方式進入相關機構,能夠有效彌補專業醫療人才的不足,提升專業照護水平,讓老年人獲得及時規范的醫療服務。
對于退休醫務人員而言,參與銀發醫養行動可以繼續發揮專業所長,獲得社會認同感與自我價值實現,實現“退而不休、余熱生輝”。
從宏觀層面看,養老機構的增加,可以強化專業醫療照護力量,減輕醫院壓力,降低社會醫療成本。退休醫務人員的“傳幫帶”也能助力行業人才培養,打造專業能力更強、結構更合理的醫養結合服務梯隊。
總之,銀發醫養行動有望實現“老有所養”和“老有所為”共贏的生動實踐。
要將這一良好愿景轉化為現實,還需更精準的制度設計和社會配合。比如健全政策引導與激勵機制,在執業注冊、薪酬待遇、稅收優惠等方面出臺更具體的實施細則,消除退休醫務人員再執業的風險顧慮;搭建信息對接平臺和舉辦專項招募活動,促進醫養機構與退休醫務人員之間供需匹配;養老機構靈活設置崗位,探索彈性工作制、遠程咨詢等模式;同時,還應該明確權責邊界與風險保障,制定退休醫務人員在非傳統醫療機構執業時的權利、責任與風險分擔機制。(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馬維維)
(責任編輯:王炬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