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農資流通到保供穩價,從農業社會化服務到暢通農產品銷售渠道……供銷合作社通過深化改革創新,持續打造服務農民生產生活、助力現代農業發展的綜合平臺,在保障糧食安全、繁榮農村經濟、推動鄉村振興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農資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戰略物資。面對錯綜復雜的國內外經濟貿易形勢,供銷合作社系統逐步搭建起覆蓋全國、上下聯動、平急兼顧的農資流通服務體系,為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筑牢根基。
“以往遇上春耕等關鍵農時,系統內農資企業有時會出現協同不夠等問題?!敝腥A全國供銷合作總社(以下簡稱“總社”)農資與棉麻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為破解這一痛點,供銷合作社系統以組織體系重構為突破口,構建“總社統籌、省社牽頭、市縣落實、企業主力”的四級聯動機制,織密上下貫通、響應迅速的農資保供“一張網”。
關鍵農時期間,供銷合作社系統印發專項保供通知,細化任務清單,公布農資保供重點企業名單,接受社會監督。
儲備調節方面,“十四五”期間,供銷合作社系統農資企業承擔了約47%的國家化肥商業儲備和80%的省級化肥儲備,成為調節市場供需的“蓄水池”,根據供需變化及時投放儲備農資,發揮價格“穩定器”作用。
在“送農資”的基礎上,供銷合作社進一步拓展服務鏈條,推動農資企業從“賣產品”向“賣服務”延伸,通過大田托管、代耕代種等方式,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供“農資+農機+技術”一體化服務。
今年秋糧搶收期間,在濟南章丘區黃河糧食烘干倉儲基地內,一輛輛滿載濕玉米的卡車排起長隊?!斑@臺日烘干1200噸的負壓式低溫烘干塔,轉了一周,停一分鐘就可能多一噸糧發霉,關鍵時刻就得頂得上。”魯供豐農農業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趙汝武指著烘干塔說。
如今,山東省供銷合作社系統實施大田作物全程托管服務530余萬畝,平均降低化肥使用量20%左右、農藥使用量30%以上。
圍繞“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供銷合作社持續完善要素保障體系,建設多類型農業社會化服務綜合平臺,引領帶動小農戶和各類農業經營主體共同提升現代農業的組織化、規?;I化水平。
中國供銷集團所屬中農控股公司研發的生物菌肥可改良土壤、防止板結;中農立華的“中農鼎糧柱”肥藥套餐,能讓主糧作物畝均增產超8%;山東省供銷合作社社有企業天鵝棉機公司生產的六行自走式棉花打包機,實現高端采棉機國產化替代。
生產服務領域也在不斷擴面提質。重慶市供銷合作社系統探索推出“供銷合作社+村集體+農戶”的“三方共耕”模式,推動撂荒閑田變農民增收“希望田”。2024年,銅梁區社帶動23個村集體平均增收1萬元、農戶戶均增收1000元。
從傳統農耕的“汗水模式”到科技賦能的“智慧模式”,供銷合作社為農業領域新質生產力發展注入強勁動力,持續書寫服務“三農”、助力鄉村振興新篇章。(經濟日報記者 劉 瑾 吉亞矯)
(責任編輯:王炬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