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村的柚子皮薄肉厚、清甜多汁,歡迎家人們下單!”初冬時節,重慶市潼南區寶龍鎮嚴寨村村民李定余的蜜柚園里果香四溢,村黨支部書記歐敏手捧金黃的蜜柚,面對鏡頭熱情推介。看著直播間里的訂單不斷攀升,李定余滿是喜悅:“開播才1小時,就賣出了600多斤。多虧了村里的直播團隊,柚子才能賣得這么快。”
今年5月,潼南區啟動“潼南村播”品牌計劃,系統推進村播經濟發展。當地一方面摸底全區農特產品,建立優質電商產品信息庫;另一方面廣泛吸納種植能手、基層干部、本土網紅、鄉土文化人等群體,構建多元化“村播”人才庫,以直播、短視頻、網劇等形式推動土特產走向大市場。
在“潼南村播”品牌計劃的推動下,歐敏聯合駐村書記、村干部等組成6人村播團隊,將直播間搬進田野。截至10月底,該團隊已完成直播20余場,成交訂單金額超5萬元。
人才是村播可持續發展的支撐力量。潼南區圍繞壯大村播隊伍、提升專業能力,對有潛力的人才開展系統培訓,邀請專業電商團隊傳授短視頻制作、直播運營、互動技巧等實戰技能。目前,潼南區已開展分層分類培訓21個班次、覆蓋1700多人次,培育“村播達人”100多名。
潼南區太安鎮太平村線上銷路打開后,盤活了1000多畝閑置土地種植水稻、玉米、油菜,未來還計劃建設小型農產品加工坊,開發深加工產品。
截至目前,潼南全區村播團隊直播總時長超5000小時,總成交單量突破10萬單,交易總額達400多萬元。潼南區委宣傳部副部長李軍介紹,將持續開展直播實訓,培育更多村播人才,打造一批具有區域影響力的“村播爆品”,構建流量變現、產業升級、農民增收的良性閉環,讓村播經濟成為鄉村振興的強勁引擎。(經濟日報記者 吳陸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