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北京7月18日訊(記者 鞠然)7月18日上午,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指導,中國烹飪協會主辦的“2025餐飲業食品安全創新實踐產業鏈高質量發展推進會”在京召開。
中國烹飪協會會長楊柳,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餐飲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司副司長潘惠青,商務部服務貿易和商貿服務業司副司長王波,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主任李寧,國家衛生健康委食品司營養處二級調研員董靜宇,對外經貿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市場監管研究院副院長、國務院食安委專家委員會委員冀瑋,中國烹飪協會食品安全工作委員會執行副主任單位代表、聯合利華大中華區副總裁黨敏,聯合利華飲食策劃北亞區食品研究發展部總監孫麗娜,中國烹飪協會副會長吳穎,中國烹飪協會副會長、北京烹飪協會會長云程,中國烹飪協會特邀副會長王敏,中國烹飪協會特邀副會長、北京市餐飲行業協會會長賈飛躍,中國食品安全報總編輯李濤及近二百位餐飲企業負責人出席會議。
中國烹飪協會會長楊柳在致辭中指出,食品安全是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最基本需要,也是餐飲業穩健發展的基石。食品安全工作需要政府部門、行業協會和企業主體在內的社會各界多元力量攜手參與,共同構建全鏈條協同發展的良好格局,進而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食品安全社會治理新體系。
楊柳對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商務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對本次活動的順利舉辦給予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謝。她強調,中國烹飪協會將發揮行業引領作用,不斷加強法律法規及標準宣貫、標準建設等工作,引導餐飲業、平臺企業誠信自律,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規范經營,維持餐飲市場良好經營秩序。同時,按照商務部辦好“中華美食薈”活動要求,舉辦各具特色的餐飲促消費活動。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餐飲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司副司長潘惠青、商務部服務貿易和商貿服務業司副司長王波、國家衛生健康委食品安全標準與監測評估司營養處二級調研員董靜宇為大會致辭,就連鎖餐飲總部落實餐飲服務食品安全主體責任,鼓勵和支持餐飲業高質量發展,引導餐飲業營養健康轉型等方面進行發言。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主任李寧以《“健康中國”與我國餐飲業健康發展》為題發表講話,用數據說明我國居民油鹽糖攝入水平,也為餐飲餐品研發提供新方向。對外經貿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市場監管研究院副院長,國務院食安委專家委員會委員冀瑋,圍繞《餐飲業食品安全全鏈條監管要點聚焦》的話題進行了詳細闡述,為餐飲業及上下游產業鏈落實好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指明了方向。
聯合利華飲食策劃北亞區食品研究發展部總監孫麗娜在以《聚焦“消費者時刻” 賦能餐飲高質量發展》為題的講話中,詳細介紹了聯合利華飲食策劃在食品安全管理和營養健康發展方面的探索和實踐,為餐飲企業提供多樣化解決方案,賦能餐飲業食品安全及營養健康發展。美團外賣副總經理、浣熊食堂負責人初征做了《透明、賦能、共治 美團外賣食品安全創新實踐》的主題分享,介紹了美團浣熊食堂及助力商戶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的相關措施。中國烹飪協會與餓了么聯合發布“食安釘”,并由餓了么副總裁、首席食品安全運營官田西艷介紹了“食安釘”基于明廚亮灶,如何助力餐飲業實現食品安全管理及預警等內容。
為應對老齡化社會需求,由中國烹飪協會和平安臻頤年共同牽頭起草的團體標準《老年人膳食設計與烹飪技術規范》也同期發布。該標準是中國烹飪協會發布的首個聚焦老年人膳食設計的團體標準,廣泛借鑒相關國際共識,詳細規定了65歲及以上老年人膳食設計與烹飪技術的基本要求、食譜設計、食材選擇、烹飪方法、調配要求以及改進與優化。該標準將率先應用于平安臻頤年康養社區及其合作機構,旨在幫助老年人更好地適應身體機能的變化,實現合理膳食、均衡營養的目標,助力老年人健康生活。
會上,和合谷、達美樂、合肥黃山大廈、海底撈、掌柜的店以及喜茶的負責人圍繞“舌尖安全鏈:共筑餐飲協同新生態”進行對話。他們分別代表快餐、休閑簡餐、團餐、火鍋、正餐、茶飲等不同業態,從供應鏈管理、人才培養、數智化運用、落實主體責任、反食品浪費、體系建設等方面進行了優秀案例分享,對實現餐飲業高質量發展具有積極的引導作用。
2024年,餐飲企業以非凡韌性和拼搏精神,銳意創新、辛勤耕耘,推動市場規模穩步發展,為行業繁榮作出了重大貢獻,食品安全管理水平不斷提升。來自全國的36家企業在食品安全管理方面的良好實踐,被收錄于“中國烹飪協會2024年度餐飲業食品安全好案例”,在會上同期發布。
最后,與會企業共同發出承諾:尚德守法,夯實自律根基;全鏈管控,制止餐飲浪費;創新實踐,強化內在動力;科技賦能,倡導有序競爭;守護健康,做好體重管理;共享食安,同筑行業未來!
(責任編輯:朱曉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