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茶業科技創新”開始引起人們的關注,以“科技創新”為主題的論壇也舉辦了多場,專家學者紛紛呼吁,隨著茶產業的快速發展,茶業科技創新迫在眉睫。
茶香皂、茶沐浴露、抹茶香腸、茶腌菜……這些中國人幾乎聽都沒聽說過的東西,卻早已是日本人耳熟能詳的茶產品,日本茶葉年產量僅9萬噸左右,但茶產品人均年消費量卻約為1500克,是中國的近4倍。茶在中國還只是個低產值的飲品,面對世界茶葉科技創新,一直傳統粗放經營的中國茶產業該何去何從?
我國是世界主要產茶大國。據有關部門統計,2008年,中國茶園總面積已達160萬公頃,穩居世界第一,而平均單產量卻只相當于世界的63%和印度的47%。每年春茶熱熱鬧鬧上市,而冬茶市場卻往往冷冷清清,這從一個側面說明:中國在茶葉資源利用和綜合深加工開發上相對落后,不僅嚴重制約茶葉市場的深層發展,更阻礙了茶葉品種、品牌、品質的做大做強,阻礙了產業的跨越式發展。
如今,全球茶產業正朝著產品的多樣化、創新化的方向發展。新世紀人們對茶葉的消費是方便、健康、多樣化和經濟,尤其應將方便和健康放在首要考慮。在未來的10至15年內,傳統的茶葉在國內市場上仍占主要地位,但新穎、方便的飲茶方式以及果味茶、藥茶、保健茶等多種產品將日益受到人們青睞。
對此,中國茶業界已經明確意識到,只有科技創新才可提升中國茶葉產品在國際市場多以初級原料性產品為主的低附加值形象,推動中國茶產業跨越式發展,更可以實現我國茶農經濟收入的高增長。
(責任編輯:張欣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