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建成全球最大生態環境質量監測網(美麗中國)

    2025-03-28 07:37 來源:人民日報
    查看余下全文
    (責任編輯:楊秀峰)
    手機看中經經濟日報微信中經網微信

    我國建成全球最大生態環境質量監測網(美麗中國)

    2025年03月28日 07:37   來源:人民日報   

      核心閱讀

      生態環境監測是生態環境保護的基礎,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支撐。我國建成覆蓋大氣、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噪聲、海洋、生態等要素,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全球規模最大的生態環境質量監測網絡,把生態系統原真性、完整性最好的區域守護起來,以更加智慧的生態環境監測守護好祖國的綠水青山。

      在生態環境部3月26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監測司司長蔣火華介紹,我國建成覆蓋大氣、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噪聲、海洋、生態等要素,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全球規模最大的生態環境質量監測網絡,能夠以真實、準確、全面的監測數據,“數”說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美麗中國新畫卷。

      健全天空地海一體化監測網絡

      現代化監測體系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其中,健全天空地海一體化監測網絡是最基礎、最首要的一項任務。“布設在人民群眾身邊的一個個監測站點,就像一雙雙‘眼睛’,全天候不間斷地捕捉身邊的美景、感受環境質量的變化、發現突出的環境問題。”蔣火華說。

      2024年以來,生態環境部按照天空地海一體化要求,前瞻性謀劃“十五五”國家環境空氣、地表水、地下水、海洋等監測網絡布局,“十五五”期間,將以更加科學、高效、一體化的網絡,更好支撐美麗中國建設。更加全面反映生態環境質量。空氣方面,在新的城市建成區增設空氣質量監測點位,確保城市發展到哪里,空氣監測就覆蓋到哪里;地表水方面,在三江源等源頭區增設地表水監測斷面,拍好從源頭到入海口的大江大河“全身照”,全面部署水生生物指標等的監測評價,更綜合反映水環境、水生態狀況;海洋方面,在美麗海灣單元、南海區域等增設海洋監測點位,更好滿足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新的要求。

      更加有力支撐精準科學治污。“精準科學治污的前提,就是要科學區分自然因素和人為活動對生態環境質量的影響,把注意力聚焦到人為活動造成的環境污染上來。”蔣火華說,“十五五”期間,將對一些受自然本底因素影響大、周邊人類活動少的斷面,優化布局和規范監測評價方式。比如,近年來大量越冬候鳥棲息在鄱陽湖南磯山,鳥糞導致總磷濃度升高,就是典型的自然因素對環境質量產生的影響。更加聚焦群眾身邊的環境問題。“在做好大江大河水質監測的同時,更加注重向群眾身邊的中小水體延伸。”蔣火華說,“十五五”期間將新增170余條群眾身邊的支流小河監測,讓公眾對監測數據更加可感可及。地下水方面,將堅持問題導向,圍繞“一區兩場”,即化工園區、垃圾填埋場和危險廢物處置場強化監測。

      初步構建形成“生態質量綜合監測站+樣地”的生態質量監測網

      長期以來,與相對完善的環境質量監測網絡相比,生態質量監測網絡的建設一直處在探索階段,是生態環境監測的一個短板、弱項。

      蔣火華介紹,“十四五”以來,生態環境部印發《區域生態質量評價辦法(試行)》,聯合中國科學院制定實施《全國生態質量監督監測工作方案(2023—2025年)》,推動我國生態質量監測網絡建設按下“快進鍵”,已初步構建形成“生態質量綜合監測站+樣地”的生態質量監測網。綜合監測站在全國生態質量監督監測與評價工作中發揮“控制性”作用,把生態系統原真性、完整性最好的區域守護起來。

      生態環境部加強與中國科學院、相關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合作,已經開展了兩批次遴選,建立起171個生態質量綜合監測站。“目前正在開展第三批遴選,屆時預計全國生態質量綜合站的數量將會達到200個左右。”蔣火華說,將全面覆蓋31個省份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以及生態保護監管重點區域、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國家公園等重點區域。生態質量監測樣地是生態質量監測網絡的核心載體,承擔著類似地表水斷面、環境空氣監測點位的功能定位。

      蔣火華介紹,生態環境部門采用網格法在全國共布設1.64萬個樣地,涵蓋森林、草地、濕地、荒漠、城鄉、農田、水體和海洋八大生態系統類型,基本實現縣級行政單元全覆蓋。生態質量監測樣地以生物多樣性為主要監測對象,是反映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的“晴雨表”。蔣火華表示,生態環境部將抓緊組織完成第三批綜合站申報與遴選,基本建成由200余個綜合站和1.64萬個監測樣地組成的國家生態質量監測網絡,讓生態保護修復“看得見療效”,實現“在這里,看見美麗中國”。

      推進生態環境監測數智化轉型

      “生態環境監測科技含量高、數據資源多,對人工智能應用有著迫切的業務需求,也能夠為人工智能部署落地提供廣闊的應用場景。”蔣火華介紹,在空氣和地表水監測方面,通過開展國控站點數智化改造,讓自動監測實現“無人運維”,現場運維頻次和單次運維耗時降低70%以上;讓手工監測實現“智能采樣+智能分析”,在采樣上,采用無人機等開展無人采樣,在分析上,分區域建設全自動無人化“黑燈實驗室”,集中承擔水質樣品分析任務,采樣耗時、人員投入和運輸成本節約50%以上。

      生態環境部等部門近日聯合印發意見,提出圍繞環境監測等領域研發一批環保機器人、遠程運維裝備,加快虛擬現實、數字孿生等先進技術推廣應用。“我們將積極推進新技術在生態環境監測中的應用,以更加智慧的生態環境監測守護好祖國的綠水青山。”蔣火華說,衛星遙感在大尺度、遠距離、非接觸的生態環境監測等方面具有獨特顯著優勢。近年來特別是“十四五”以來,生態環境部衛星遙感監測能力顯著提升,目前已擁有環境和大氣兩個系列共7顆在軌衛星,初步構建起多星聯動的短周期、高覆蓋、高分辨率的生態環境衛星遙感監測體系。

      蔣火華表示,以衛星、無人機等為代表的遙感手段,將在生態環境保護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全面提升衛星遙感監測能力,進一步發揮好遙感技術的獨特優勢,積極探索與人工智能大模型的聯動應用,讓衛星遙感的“天眼”越來越清晰,視野越來越宏大,助力美麗中國建設。

    (責任編輯:楊秀峰)

    精彩圖片
    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直接看的成人无码视频网站|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3p| 无码人妻精品中文字幕免费|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一专区| 久久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内射无码午夜多人|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最好看的中文字幕2019免费|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 国产拍拍拍无码视频免费| 永久免费AV无码网站国产| 性无码专区一色吊丝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人妻丝袜乱一区三区| 91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毛片| 少妇人妻无码精品视频| 中文字幕无码无码专区|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中文高清| 中文字幕无码不卡在线| 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男男|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富二代 | 亚洲中文字幕第一页在线 | 亚洲AV中文无码字幕色三|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牲色 | 亚洲AⅤ永久无码精品AA | 狠狠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网红主播无码精品| 国产在线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国产Av激情久久无码天堂| 无码AV波多野结衣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一线岛国| 东京热人妻无码一区二区av | 无码AV中文字幕久久专区|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 | 亚洲?V无码成人精品区日韩 | 最近中文字幕精彩视频| 亚洲毛片网址在线观看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精彩视频| 亚洲一区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无码久久综合影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