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臨近,大眾出游心切,直播間“999元雙人游全國”的旅游卡火熱售賣,但成都的黃女士卻陷入維權困境。去年底,她通過抖音直播間購買的旅游預付卡,在申請退款時遇到了店鋪消失、保證金清零的窘境。
記者調查發現,這并非個案,背后暗藏一條以個體工商戶資質為掩護、通過虛假商品鏈接兜售旅游卡的灰色產業鏈。這些無資質商家不僅兩頭賺取消費者旅游卡卡金及地接社“人頭費”,更通過篡改交易快照、規避旅游合同等手法逃避監管,致使消費者維權時面臨“投訴無門、退款無望”的困局。
店鋪下線、商家失聯
直播間999元購買的預付卡難退費
去年12月,黃女士在抖音“國旅悅覽行”直播間購買了一張999元的旅游卡,商家承諾“雙人游兩次、三年內隨時退”。付款后,她收到了印有“中國國旅”的旅游手冊及VIP卡,客服承諾“不用可退”。
今年4月,因朋友無法同行,黃女士申請退款時發現店鋪已下線,交易快照被篡改為一段無關旅游的文字。詢問平臺,抖音客服稱訂單超出售后期,商家保證金已返還且電話停機失聯,建議她聯系商家處理。
根據《旅游法》規定,旅行社為游客提供旅游服務,應當取得旅游主管部門的許可。記者調查發現,“國旅悅覽行”實為沈陽個體工商戶“炎詠艾商行”,經營范圍為百貨零售,并無旅游資質。該商行于去年12月1日注冊,不足10天便上線直播,吸引67人下單,總金額超6萬元。
黃女士投訴后,沈陽當地市場監管部門回應稱,該商貿行并未實地經營,已列入異常名錄。黃女士認為的“國旅悅覽行”為“中國國旅”旗下賬號,也被國旅官方辟謠。
記者調查發現,炎詠艾商行注冊地在沈陽,但旅游卡從鄭州發貨。記者通過卡上二維碼聯系上客服人員。對方表示,他們是來自云南的盛旅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并承認他們用個體工商戶注冊是因旅行社注冊抖店的要求高,并一再稱“合法”,也“不影響出行”。
根據《旅游法》,旅行社需與游客簽訂含行程明細的旅游合同。但當記者提出簽訂時,對方只發來一份未標明任何行程信息的合同模板。記者提出質疑,對方表示現在只提供空白模板,可以到當地“落地簽”。據業內人士介紹,購買旅游商品的服務內容不明確,是文旅部重點打擊的違規行為。
記者就此事向抖音反饋,相關負責人表示,經核實,商家的確存在違規售賣旅行套餐的情況,平臺已根據規則進行清退,并基于消費體驗,將優先協助消費者退貨退款。4月22日晚,黃女士收到退款。
濫用標題、亂歸商品類別
個體工商戶“擦邊”旅行社開直播
黃女士的遭遇并非個案。記者注意到,今年以來,陸續有消費者反映遭遇類似退費難的困局。在小紅書中,有關“抖音999旅游怎么退款”的發帖量高達6萬余條。
記者發現,大多數消費者被“國旅”名稱誤導,“認為有保障,不會有問題。”但實際上,這些并非真正的“國旅”,只是打“擦邊球”。點進這些店鋪主頁,他們以個體工商戶資質入駐,并不具備售賣旅游產品的資質。
業內人士表示,若正規旅行社入駐抖音平臺,需繳納至少20萬元的保證金,但審核周期長,保證金高,所以商家一般以個體工商戶身份入駐,最高保證金才1萬元,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規避監管。就算違規,也能重新換號直播,不至于損失太重。
此外,記者發現,直播間名稱雖標注“旅游”,但商品卻歸類于“玩具模型”“家居飾品”,點擊購買鏈接,銷售的商品也并非旅游產品,而是絲巾、拼圖、照片,甚至是一段無關的文字。
業內人士介紹,他們就是通過濫用標題、商品類目亂放來“作弊”,以上架售賣產品。商家會在直播中大肆宣傳產品吸引買家,待“上鏈接”時,利用無關的鏈接來迷惑消費者下單,利用“實物發貨”規則規避平臺團購券自動退款機制。商家發貨后,商品只支持7天無理由退款,而一般消費者都不會在短時間內使用,待準備使用時,便可能出現維權難困局。
如何避雷
嚴審經營資質
消費者下單前核查商家是否具備《旅行社業務經營許可證》,警惕以“個體戶”名義售賣旅游產品。
強制簽訂規范合同
要求收款方簽訂含旅行社信息、行程明細、費用條款的書面合同,并通過12301國家旅游平臺核驗合同真偽,拒絕“落地簽”。
參考官方定價紅線
對比目的地旅游協會發布的最低成本價,明顯低于市場價的“999元雙人游”等產品慎購。
警惕超長有效期套路
避免購買“三年內有效”等長期預付卡,堅持“即買即用”原則,防范商家卷款跑路。
全程固定交易憑證
保留直播錄屏、商品鏈接、支付記錄、聊天截圖等電子證據。
破除低價幻覺
建立“旅游成本=交通+住宿+餐飲+服務”的理性認知,拒絕“包吃住玩”等違背市場規律的低價誘惑。
預判購物團風險
要提前有心理預期,不參加明顯不合理的低價游,避免發生糾紛。
卡商自曝
成本僅幾毛錢,轉手賣999元
主要為地接社拉客購物消費
據業內人士、山東某卡商杜某透露,旅游預付卡成本僅幾毛錢,批發價598元/千張,代理商轉手便可賣999元甚至數千元每張。此外,“999元一張,兩個人用,全國任選”,這樣的低價游對消費者來說也很有吸引力。
“一個是賣卡的收益,其次則是旅游出行的人頭返傭。”作為源頭卡商,他手中有全國各地的地接社資源,這些地接社主要通過帶游客進購物店返點或強制消費盈利,平時需要大量客源。杜某招攬代理商為其賣卡,從而獲得大量客源。當買卡的消費者想要旅游時,便可通過掃描預付卡上的二維碼與杜某對接,杜某再將消費者的信息提供給地接社,地接社再返“人頭費”給他。
這樣一來二去,負責整個行程中“吃住行游玩”的地接社,不僅不需要游客付費,反倒會按游客年齡、地域返給杜先生200元-2000元/人不等的“人頭費”。其中,消費者實際上被“賣了”兩次。
杜某說,這是暴利,有代理商一場直播下來可以賣數十萬,后續就算有問題,消費者也找不到售卡人,因為售卡人只是賣卡,沒有與消費者簽訂任何旅游合同,“就算最后游客出現投訴,也只能投訴地接社”。
但他也提到,現在平臺監管嚴,輕易就封號下線,因此他們一般要準備三五個賬號,還可以在直播中通過“到粉絲群領福利”等話術,引流消費者到私域,避開監管成交。
從業者提醒
本質是線上版“KB團”
有非法集資的嫌疑
四川某大型旅行社負責人陳先生指出,999元雙人游“連成本都不夠”,這本質是線上版“KB團”(零負團費或虧本團的縮寫),“之前他們在線下攬客,現在通過網絡到了線上,涉及范圍更廣,人數也更多。”且幾年之后才能結束的服務,消費者也不應去相信。
在他看來,這種預付卡有非法集資的嫌疑,商家利用“三年有效期”誘導囤貨,由于消費者不著急使用,實體卡發貨后,在平臺完成了交易,店鋪拿到保證金成功“下線”,當消費者想起來使用時,店鋪早已關閉。就算未下線,由于其繳納的保證金較低,與正規旅行社20萬押金差距大,無法覆蓋大額的退費訂單,導致商家違規成本低,消費者投訴無門。
杜先生說,直播處于風口,但主播在推薦產品時,會有一定的煽動性,消費者不應只聽信主播,更應點進商品鏈接,查看產品詳情頁的文字內容,“直播賣的旅游產品,點進去卻是一個玩具、照片的商品鏈接,顯然是不合理的。”
律師看法
帶有一定欺詐性質
還有可能構成犯罪
在四川一上律師事務所合伙人林小明律師看來,直播商家如此“兩頭吃”的做法已經涉嫌違法,既違反了《旅游法》的相關規定,同時也違反了《民法典》的相關規定,帶有一定的欺詐性質。如果這種做法具有隱瞞真相,虛構事實騙取公私財物的詐騙罪構成要件,并且達到立案標準,則還有可能構成犯罪。
商家以個體工商戶資質為掩護,通過虛假商品鏈接兜售旅游卡,濫用標題、亂歸商品類別,以“國旅”等名稱誤導消費者,還篡改交易快照、規避旅游合同,北京澤亨律師事務所胡磊律師認為,這些行為至少屬于商業欺詐,嚴重損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
此外,文中的個體工商戶沒有旅游資質卻擅自經營旅游業務,破壞旅游市場秩序。卡商為地接社“拉客”,地接社帶游客進購物店返點或強制消費,也嚴重擾亂旅游市場秩序,損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林律師表示,若出現該情況,平臺應積極配合行政管理部門及消費者,為其維權提供必要的幫助和便利。比如,披露商家的有效信息等。
對消費者而言,要選購符合市場規律的旅游產品,在下單前應審查對方的主體資質后,再簽訂合同,并且注意收款方是否與合同訂立方一致,避免出現違約、跑路后,難以確定維權對象的情況。
對平臺而言,更應嚴格按照法律規定,對入駐商家資質及產品的真實性與合理性進行謹慎審查,甚至可以采取延遲返還或保留保證金的做法,在實際交易完成后再予以第三方代付。
(2025年4月27日 成都商報電子版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章玲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責任編輯:李冬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