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漢潮涌,商脈綿長。4月23日,湖北發布以《武漢這個區要建“世界級商圈”!》為題,報道了武漢市江漢區委書記葉文靜的專訪,呼吁全省感受武漢市江漢區在“支點建設”中現代服務業發揮的強勁“區”動力。江漢區作為武漢現代服務業的領航者,依托江漢路百年商脈基因與武漢CBD金融集聚優勢,正著力構建世界級商圈。這里不僅承載著老漢口的商業文明記憶,更通過新興金融、數字創意、高端商貿等產業融合,打造中部現代服務業創新標桿。隨著支點建設在全省持續深化,江漢區將充分發揮“區”位動能,以現代服務業為引擎驅動湖北經濟高質量發展。
在長江與漢水交匯的“黃金十字”坐標上,江漢區正以日均超百萬人次的商業脈動,托舉起現代服務業發展的澎湃浪潮。作為武漢唯一全域位于三環內的中心城區,這里每平方公里創造GDP超60億元的產出密度,既是武漢的金融心臟與商貿中樞,更是現代服務業創新發展的核心引擎。面對新時代變革浪潮,江漢區正以創新驅動為戰略支點,推動產業從“物理集聚”向“化學反應”跨越,在28.2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書寫產業升級的轉型答卷。
現代服務業的發展不能止步于企業的簡單集聚,而是要推動產業鏈的深度融合與能級躍升。為此,江漢區出臺了《江漢區加快現代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5—2027年)》,明確了建設武漢國家級現代服務業中心先行示范區的目標,著力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務業向高品質和多樣化升級,力爭到2030年,全區服務業增加值突破2300億元。這一目標的實現,得益于江漢區“鏈長+鏈主+鏈創”機制的有效實施,鏈長統籌協調政策資源,鏈主企業發揮引領作用,鏈創平臺則激發創新活力,共同推動產業聚鏈成群。這種機制不僅推動金融、商貿等傳統優勢產業向價值鏈高端攀升,更催生出信息技術、智能建造等特色產業矩陣。
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蓬勃興起,加快推動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不是一道“選答題”,而是一堂“必修課”。江漢區搶抓數字經濟機遇,將“數實融合”作為必答題,不斷創新數字經濟場景應用,構建“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雙輪格局。武漢云計算科技打造的數字孿生城市操作系統,正在重塑超大城市治理體系;全國首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創新中心,已助力500余家企業降本增效;區塊鏈產業園集聚度位居中部之首,元宇宙創新中心孵化出全國首個“數字漢繡”交易平臺。這些創新實踐形成示范效應,推動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三年翻番,讓傳統產業插上智能翅膀,在數字場景中孕育新質生產力。
營商環境就像企業生長的陽光雨露。在武漢江漢區,一場刀刃向內的改革正澆灌出產業發展的沃土。江漢區以“放管服”改革為突破口,首創“云端政務客廳”實現“分鐘制”審批,設立數字經濟糾紛合議庭創新監管模式,組建樓宇服務專班推動政策精準滴灌。每年2億元專項支持、刀刃向內的簡政放權、有溫度的政策服務,共同構筑起企業成長的“熱帶雨林”。正是這種持續優化,吸引了華中航運集團、貝殼找房科技等重點企業扎根,這片充滿活力的營商沃土就像磁石一樣,吸引著天南海北的企業“用腳投票”。在這里,“金牌店小二”不只是一句口號,而是把“無事不擾、有呼必應”的服務理念烙進了城市發展的血脈。
金江漢,向未來!熱土之上,創新汗珠凝成支點建設的璀璨星河,改革破冰奏響中部崛起的激昂樂章。江漢區正以“黃金十字”為坐標,數字動能噴涌,金融商貿雙擎驅動,產城融合鑄就轉型新標桿。每一輪思想解放都迸發澎湃動能,每一次機制創新都在重繪發展坐標系。站在歷史潮頭,江漢區以“敢為人先”的魄力,在高質量發展賽道上疾馳,用改革利刃破除藩籬,以創新驅動激活滿盤,讓“江漢智慧”成為支點建設的重要助力。熱土為證,江漢兒女正以昂揚斗志,書寫中部崛起的輝煌篇章,江漢智慧必將照亮支點建設的新征程。
作者:雷丹(武漢市江漢區“西北湖學社”網評團隊、滿春街道)
(責任編輯:佟明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