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奔騰不息,時代浪潮翻涌。在湖北支點建設的壯闊畫卷里,江夏宛如一顆熠熠生輝的明珠,散發著別樣魅力。4月23日,長江日報記者專訪了武漢市江夏區委書記張斐,為我們揭開江夏勇立潮頭、煥然一新的發展奧秘。這座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千年古邑,正憑借產業、機制、生態的革新,奏響高質量發展的激昂旋律。
江夏,一直以來都是荊楚大地的文化重鎮。李白行吟的足跡、湖泗窯的窯火,歷史的云煙為這片土地添上了獨特韻味。如今,時代的號角吹響,江夏以“楚天首縣”的擔當,在支點建設中一馬當先,為湖北建成支點提供源源不斷的強勁“區”動力。
產業革新,是江夏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引擎。在產業發展的賽道上,江夏瞄準新型工業化這一主攻方向,傳統產業、新興產業、未來產業“三箭齊發”,如同一位棋藝高超的棋手,在產業棋局上精準落子、穩步推進。深入實施鏈群培育、標桿產業、數實融合“三大工程”,探索建立“六個一”產業培育機制,這一系列舉措為產業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動力。打造“汽車轉向之都”“智慧車燈之都”“綠色能源之都”等產業集群,讓傳統產業重煥生機;發展合成生物、基因藥物、智能物聯等新興產業,為經濟增長開辟了新賽道;培育量子信息、人工智能、具身機器人等未來產業,讓江夏站在了產業發展的前沿。海康威視武漢智慧產業園就是生動例證,在這里,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深度融合,推動產業不斷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邁進。
機制革新,是江夏高質量發展的活力源泉。在人才機制上,江夏秉持“人產城”融合發展理念,圍繞湯遜湖組團布局建設創新空間,構建起“人才—產業—城市”的良性生態,宛如一個強大的磁場,吸引著各類人才紛至沓來。在創新轉化方面,打造“企業出題、政府立題、院校解題、市場閱題”的服務生態,強平臺、強金融、強服務,為企業創新發展提供全方位支持。大灣區科技創新中心供應鏈平臺便是典型,它鏈接了9萬名國內外專家資源,打造全國首個技術經理人之谷,讓科技成果更快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在城市新空間的拓展上,江夏注重構建集多種功能于一體的社區服務,打造“三生融合”空間格局,為人們營造出更加宜居宜業的環境。這種機制革新,讓江夏的發展充滿無限可能。
生態革新,是江夏高質量發展的亮麗名片。曾經,靈山礦山公園是一片滿目瘡痍的廢棄礦山,如今卻綠意盎然,花開搖曳,成為生態公園,頻頻被《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湖北日報》等報道,這背后是江夏對生態環境的執著堅守與不懈努力,是主流媒體對江夏生態蝶變的高度認可。星光不負趕路人,時光不負有心人,江夏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加強生態保護和修復,如今,江夏的山更綠、水更清、天更藍,江夏人民也更加幸福。同時,依托豐富的文旅資源,江夏大力發展農文旅融合產業,靈山礦山公園、梁子湖等景點備受全國游客青睞,在抖音和朋友圈頻頻刷屏。這種生態革新,不僅提升了江夏的顏值,更增添了江夏的魅力,讓人們在享受美好生態的同時,也感受到江夏的發展活力。
主動謀發展,心潮逐浪高。張斐書記為我們勾勒出江夏未來發展的宏偉藍圖,也展示了江夏黨員干部的敢干實干能干的精氣神。湖北支點建設,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江夏作為其中的重要力量,正以昂揚的姿態、堅定的步伐,主動擔當、奮勇爭先。江夏的發展潛力有目共睹,產業、機制、生態的革新,為未來發展筑牢了根基。我們堅信,在江夏干群的共同努力下,江夏必將在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示范區的建設中綻放更加耀眼的光芒,為湖北支點建設貢獻更多江夏力量,讓我們共同期待江夏更加美好的明天。
作者:肖璐(武漢市江夏區“青蘋果樂園”網評團隊)
(責任編輯:佟明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