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去年6月份成功登陸愛爾蘭、英國、德國、瑞士、意大利等歐洲五大主流交易所之后,創業板50指數“出海”進程再迎新里程碑——11月25日,創業板50ETF-DR在泰國證券交易所上市。據悉,這是泰國首只掛鉤中國境內ETF的存托憑證(Depository Receipts),也是中國境內首只以存托憑證形式“出海”的ETF產品。
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縱深推進與資本市場制度型開放持續深化,國際投資者對中國核心資產的配置需求日益旺盛,全球范圍內跟蹤中國市場的投資產品不斷涌現。此次登陸泰國市場的創業板50ETF-DR,本質上是一種可在證券交易所自由交易的證券品種,其交易機制與股票保持一致,為泰國投資者提供了“一鍵直達”中國創業板核心資產的便捷渠道,無需跨境開戶即可直接參與創業板50指數的投資交易,有效降低了海外資本配置中國新興產業資產的門檻。
深交所表示,將以此次創業板50ETF-DR上市為契機,進一步提高創業板投資端國際化水平,講好創業板故事,為全球投資者共享中國科技創新發展成果提供更加便利的橋梁。
國際化再拓新局
創業板50ETF-DR以景順長城創業板50ETF為底層資產,據Wind資訊數據統計,該產品成立于2022年12月份,截至目前整體規模達49.78億元。
整體來看,創業板50ETF-DR在泰上市,背后蘊含著對市場需求與產業邏輯的雙重考量。
一方面,泰國資本市場對中國核心科技資產已形成一定認知基礎。作為創業板50指數的權重龍頭企業,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寧德時代”)等公司憑借全球領先的產業地位與市場影響力,在東南亞地區已積累了較高的投資者關注度。特別是,此前已有基于寧德時代的存托憑證產品在泰國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并獲得市場認可。在此背景下,推出創業板50ETF-DR,能夠借助存量市場認知快速建立投資者信任,降低市場教育成本,提升產品的市場接受度。
例如,藍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稱,公司今年又在泰國羅勇府設立生產基地,主要生產車載中控屏幕、B柱等產品,總建筑面積超過5萬平方米,預計創造約2000個就業崗位,從而更好地滿足智能汽車客戶對智能座艙產品的需求。
另一方面,創業板50指數的產業定位與泰國投資者的資產配置需求高度契合。該指數聚焦新能源、高端制造、生物醫藥等高科技行業,能夠幫助泰國投資者捕捉中國科技發展的時代紅利,是投資中國“新質生產力”最直接的標的。同時,創業板50指數選取了創業板規模最大、交易最活躍的50家公司,流動性表現卓越。
據Wind資訊數據統計,按申萬二級行業劃分,截至目前,創業板50指數的前三大權重行業分別是電池(29.76%)、通信設備(18.62%)、光伏設備(8.22%)。
作為景順長城創業50ETF的基金管理人,景順長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表示,公司近年來圍繞“國際化”標簽發展ETF業務,一方面布局跨境指數產品,為國內投資者提供布局境外市場的工具,包括投資者比較熟悉的納指科技ETF、標普消費ETF等;另一方面把國內優秀的指數推向海外市場,服務于海外投資者投資中國市場。此次指數產品以存托憑證形式登陸泰國市場,是景順長城ETF國際化的又一次重要突破。
A股指數產品“出海”提速
此次創業板50ETF-DR在泰國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是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持續深化的一個縮影。隨著中國資產的全球吸引力穩步提升,A股指數產品已逐漸成為全球資本配置中國核心資產的重要載體。
以創業板指數產品為例,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近年來,已有多只創業板指數產品在全球10余家交易所上市,形成了覆蓋亞洲、歐洲、南美洲等主要經濟體的跨境產品網絡,初步形成了跨時區全天候的創業板ETF產品交易生態。
這一進程背后,是中國資本市場基礎制度的持續完善與開放能級的穩步提升。近年來,從滬深港通機制不斷優化、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額度擴容,到互聯互通存托憑證機制的常態化運行,一系列制度創新為A股指數產品“走出去”掃清了障礙,構建起更加便捷、高效的跨境資本流動通道。
從市場需求端來看,在全球經濟結構轉型與科技革命加速演進的背景下,中國在新能源、高端制造、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形成的競爭優勢,與海外投資者尋求高增長資產、分散投資風險的需求高度契合。與此同時,國內基金公司與海外機構的合作不斷深化,通過跨境銷售渠道共建等方式,推動中國指數產品的國際化定價與交易,進一步提升中國資本市場在全球金融體系中的話語權。
國家注冊審核員、廣東更佳昊國際認證有限公司總經理李錦堤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三重核心因素促A股指數產品“出海”提速:一是海外資金對A股的配置比例仍有較大提升空間,而指數類投資工具是填補這一配置缺口的高性價比選擇;二是近年來政策層面持續釋放利好,為指數產品“出海”打通了關鍵政策通道;三是國內頭部公募基金的指數產品運營能力不斷精進,相關產品在費率與流動性上均具備明顯優勢,形成了參與國際競爭的硬實力。
隨著跨境投融資便利化等政策的推進,A股指數產品“出海”有望在規模擴容、區域拓展、產品類型豐富等方面實現更大突破,既為全球資本配置中國資產提供更豐富的選擇,也為中國產業升級與國家戰略實施注入持續的全球資本動力。
李錦堤認為,長遠來看,指數“出海”的價值遠超產品本身,其將人民幣資產轉化為可全球流通的“標準化零件”,既為中國資本市場引入長期穩定的“長錢”,也助力國內資管行業培養全球分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