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中軸線——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成功申遺,《世界遺產名錄》又添一位中國成員。業內人士歡欣鼓舞,網友們也紛紛喊話北京文旅:“抓緊上新專題旅游產品。”美團數據顯示,7月27日至7月30日,“中軸線”關鍵詞搜索量同比增長超120%,中軸線一日游、中軸線民宿、中軸線美食搜索熱度位居前列,騎行中軸線也成為市民游客逛游北京的新時尚。
“一條中軸線,半部中國史。”北京中軸線北起鐘鼓樓,南至永定門,全長7.8公里,歷經700多年發展變遷,形成了秩序井然、氣勢恢宏的城市建筑群,是中國歷代古都中軸線的集大成者。中軸線的對稱之美體現了“中正和合”“井然有序”,是中華文化精神和價值觀的表達。更重要的是,中軸線見證了北京城市的發展變遷,已經成為連通歷史與未來的“文化之脊”。
人們對中軸線的感知不只源于書面上的宏大敘事,那些熱衷City Walk(城市漫步)的“特種兵”已經行動起來:從永定門出發,一路向北,中軸線上不僅有“高大上”的建筑群,也有接地氣的市井生活。在申遺過程中,沿線背街小巷得以煥新,城市面貌更加整潔有序,更多古都風貌成為游客眼中的珍寶。通過保護歷史文化遺產,一座城市實現了歷史與現代交相輝映,經濟與人文和諧發展,這正是北京中軸線申遺的重大意義。
提起中軸線上的旅游產品,大家耳熟能詳的還是故宮、天壇、鼓樓等名勝古跡。如今,這些文旅“老品牌”已經難以滿足廣大游客的新需求,進一步豐富中軸線文旅產品供給很有必要。現在平臺上能搜索到不少以中軸線為主題的一日游產品,但大部分只能算觀光游覽的初級產品,在深度及文化內涵上還有不少拓展空間。下一步,還要開發特色旅游產品,深入挖掘中軸線上的美食、非遺、老字號等,加快研發文創產品,打造一波文旅新地標,通過新場景、新產品、新業態進一步豐富文化內涵,共同構建中軸線文化品牌,讓文化IP為文旅消費注入新活力。
還有不少人對中軸線的歷史文化價值不夠了解,進一步講好中軸線的故事十分重要。可通過音樂、故事、動畫等創新手段吸引不同年齡層和興趣群體廣泛關注,還要更加注重文化遺產的創新性傳承和創造性轉化,利用數字化、智能化等前沿技術,全面展現中軸線的文化魅力。
近年來,很多城市走出以保護歷史文化遺產帶動旅游業發展的路子,也有不少企業注意到歷史文化遺產的價值。需要注意的是,發展旅游應以保護為前提,不能過度商業化、同質化。要平衡好保護與開發的關系,讓旅游真正成為人們感悟中華文化、增強文化自信的載體,從而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 (作者:姜天驕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符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