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滬上阿姨敲響港交所鐘聲,成為年內第四家上市的新茶飲品牌。從2021年奈雪的茶成為“第一股”,到2025年蜜雪冰城、霸王茶姬等品牌爭相登陸資本市場,一場關于新茶飲的資本狂歡,正以更密集的節奏掀起高潮。而這一資本盛宴背后,既隱藏著消費市場的迭代密碼,也折射出行業發展的深層變革。
新式茶飲何以成為資本界的寵兒?消費升級催生的千億增量市場、年輕人個性化生活方式的表達符號、供應鏈革新帶來的效率革命,或許是資本愛上的“茶中味”。
走進各大商業街或者購物中心,茶飲店已然成為“流量擔當”。盡管門店密集林立,店外仍不乏排隊長龍。年輕人將奶茶從飲品轉化為日常社交儀式,高頻次、高黏性的消費習慣為品牌提供了穩定的現金流基礎。
據灼識咨詢數據,中國現制茶飲市場規模預計2025年達3749億元。另有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指出,2024年至2028年,二線城市、三線城市、四線及以下城市的現制茶飲店市場預計將分別以15.0%、18.0%、15.0%的年復合增長率持續增長。在業內看來,隨著中國消費者購買力的提升,中國龐大的茶飲需求還會支撐中國新茶飲連鎖品牌的成長。
資本押注的邏輯不僅于此。從小程序點單到會員體系再到私域流量運營,每一杯新式茶飲的背后,是消費數據的精準挖掘與商業模式的迭代;從茶園種植到鮮果采購再到冷鏈物流,每一個環節都蘊含價值洼地,也是資本尋求長期回報的關鍵切口。
不過,資本狂歡背后,暗流也在“杯底”潛伏。根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數據,新茶飲市場規模增速預計將從2023年的44.3%放緩至2025年的12.4%。隨著“500米一條街10家奶茶店”成為常態,市場正在從增量競爭轉向存量博弈。
當部分品牌門店坪效持續下滑、加盟商投資回收周期越來越長,產品同質化嚴重,行業陷入“內卷”,新茶飲品牌們也逐漸意識到,“瘋狂擴張”之后已難以為繼。正如喜茶今年在宣告暫停加盟的內部信中提到的:“新茶飲行業仍處于早期階段,行業的‘數字游戲’已走到盡頭,無意義的價格、營收、規模內卷嚴重消耗用戶對新茶飲的喜愛。”
新茶飲品牌扎堆上市的背后,一定程度上折射了行業發展的“集體焦慮”。上市或許是增強競爭力的籌碼。通過資本市場融資,新茶飲企業可以加速優化供應鏈、加碼數字化變革、拓展第二增長曲線。
“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新茶飲行業的資本盛宴,既是時代紅利,也是大浪淘沙的考驗。當行業從“野蠻生長”轉向“資本驅動”,新茶飲品牌們需要思考幾個問題:如何讓資本的熱錢轉化為長期競爭力?如何在紅海中找到差異化生存空間?而破局的關鍵可能在于回歸商業本質——做好一杯茶,贏得天下客。
當資本的潮水退去,唯有“茶香”才能真正四溢。
正如中國信息協會常務理事、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朱克力所言,真正有遠見的企業正在三方面構筑壁壘:將中國茶文化精髓轉化為現代產品語言,通過全球化輸出供應鏈能力,并探索跨界融合的可能性。“只有讓茶飲超越物理層面的口感競爭,升維至文化認同與生活方式共創,才能真正實現茶香持久的產業愿景。”
(責任編輯:劉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