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沈佳高鐵沈白段正式開通運營,標志著這條橫貫遼寧、吉林的高速鐵路全線貫通。作為東北地區近年來開通的里程最長的高鐵線路,沈白段不僅結束了通化等城市不通高鐵的歷史,更以多項國際國內首創的技術工藝,推動東北高鐵網絡實現從“C”型到“O”型的閉環升級,為新時代東北全面振興注入強勁動力。
打通振興“動脈” 構建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沈佳高鐵沈白段向南與京哈、秦沈、沈大、沈丹高鐵銜接,向北與敦白高鐵、規劃的敦牡高鐵、牡佳高鐵依次相連,如縱橫交錯的動脈血管,構建起東北地區南北貫通、東西互聯的高鐵網絡,縮短了東北與京津冀的時空距離,有利于促進人才、資源、技術等要素更大范圍流動,推動區域經濟深度融合、產業協作加速。
這條高鐵線路還是構建區域1、2、3小時出行圈的重要支撐性項目和民生工程,開通運營后,北京朝陽、沈陽北至長白山站最快分別4小時33分、1小時53分可達,進一步釋放既有京哈高鐵、長琿城際的運力,有力推動遼寧綜合立體交通網絡布局、遼寧省沈撫改革創新示范區快速發展、加快沈陽現代化都市圈建設。
激活旅游產業 串珠成鏈釋放消費潛力
據介紹,沈白段開通后,鐵路部門將開行沈陽至沈陽地區環線列車1對,長春至長春地區環線列車1對,遼吉兩省“C”型通道變“O”型閉環,東北高鐵網完成合攏。環線高鐵將沈陽故宮、撫順雷鋒紀念館、通化高句麗遺址、長白山天池、延邊朝鮮族風情、吉林霧凇、長春偽滿皇宮七大5A級景區“串珠成鏈”。
以長白山為例,高鐵開通后長白山站日均開行列車將由14對增加到28對,開行方向將增加延吉、青島等城市,特別是到沈陽、北京的運行時間分別壓縮至1小時53分和4小時33分,方便更多的游客前來游玩。
沈白段的開通,打破旅長游短瓶頸,促進沿線旅游經濟、冰雪經濟、銀發經濟發展。
賦能城市發展 挖掘產業提升新潛力
沈白段開通后,撫順、通化、白山市將正式融入全國高鐵網,將“天遼地寧”和“白山松水”緊密連通,哈長城市群與遼中南城市群有效銜接,構成了東北高鐵城市群,遼寧14個地市實現市市通高鐵。
通化作為醫藥健康、食品加工、冶金建材和旅游等產業集聚的城市,過去由于交通瓶頸,城市發展和產業升級受到一定限制。如今,高鐵不僅能帶來客流、物流,更推動其積極融入高鐵都市圈,拓展產業發展空間。
據介紹,通化市將按照規劃創建“一城十線百景千億級”全域旅游發展新格局。充分釋放愛國主義、康養、冰雪、高句麗文物古跡等方面的旅游資源潛力?!拔覀円劳懈哞F輻射優勢,積極融入長春現代化都市圈,依托高鐵不斷提升通化市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打響通化旅游品牌。”通化市文旅局相關負責人說。
技術創新支撐,中國高鐵名片再添亮色
沈白段建設過程中,多項國際國內首創的技術工藝投入使用,彰顯中國高鐵的硬核實力。自主打造的新一代自動化腕臂預配平臺實現全流程智能化生產,相比人工預配節約5%原材損耗,提升施工效率40%;國內首創的無軌化接觸網承力索小張力架設裝備,實現“無軌施工”突破;道岔閃光焊接技術攻克傳統焊接難題,提升軌道平順性與安全性。
這些創新不僅保障了線路高質量開通,也為后續高鐵建設積累了寶貴經驗,推動中國高鐵技術持續領跑。
沈佳高鐵沈白段的開通,是東北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重大突破,更是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服務新時代東北全面振興的重要支撐。它以技術突破夯實交通基礎,以路網融合激活經濟脈動,以開放通道促進區域協同,為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寫下生動注腳。未來,隨著高鐵效應的持續釋放,一幅人流、物流、資金流加速涌動的發展新圖景正在白山黑水間徐徐展開。(中國經濟網記者 佟明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