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北京9月20日訊(記者 成琪 魏金金)9月20日,由中國生產力學會、高校畢業生就業協會指導,中關村人才協會主辦的第四屆高科技企業管理技能大賽總決賽在北京拉開帷幕。自2025年5月12日啟動以來,該大賽共吸引數百家單位、超過3萬名選手報名參與。經多輪選拔與激烈競爭,最終有315名班組長、133名精益經理和27名檢驗檢測人員成功晉級總決賽。

中關村人才協會人才培養與評價工作委員會主任谷云盛在開幕式上致辭。中國經濟網記者魏金金/攝
中關村人才協會人才培養與評價工作委員會主任谷云盛在開幕致辭中表示,大賽不僅是管理技能的競技平臺,更是推動高科技企業管理創新、培養高素質管理人才的重要載體。他希望借此激發更多企業加大管理創新投入,為我國高科技產業提升國際競爭力夯實基礎。同時,他也鼓勵選手以大賽為起點,持續提升綜合能力,在未來職業發展中再創佳績。

中國勞動關系學院教授、中國職工文化體育協會企業與班組專委會副主任、中國安全生產協會班組委副主任委員喬東作動員講話。中國經濟網記者魏金金/攝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高科技企業既迎來效率革命與發展機遇,也面臨傳統管理模式、組織形態與文化根基的全面挑戰。中國勞動關系學院教授、中國職工文化體育協會企業與班組專委會副主任、中國安全生產協會班組委副主任委員喬東在動員講話中指出,人工智能正倒逼企業管理能力與文化體系全面升級。面對新形勢,必須從管理機制、文化培育、能力建設等多維度構建系統化應對策略,推動精益管理與班組文化實現高質量發展。“精益管理與班組文化須確立新的價值坐標與實踐準則,以更高水平回應時代要求。”
喬東強調,應對人工智能帶來的文化挑戰,關鍵在于構建“企業文化引領、職工文化支撐、班組文化落地”的三級協同文化體系,實現有機聯動與同頻共振。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勞動文化的核心,在人工智能時代更需大力弘揚,這不僅是文化建設的重點,更是推動管理升級的精神引擎。

第四屆高科技企業管理技能大賽總決賽現場。 中國經濟網記者魏金金/攝
據悉,大賽賽程設置緊密結合企業管理實際,形成完整的能力評估體系。班組長賽道通過“數字實訓+命題答辯”等方式,全面考察團隊協調與問題解決等實戰能力;精益經理賽道注重“認知+實踐”綜合評估,覆蓋從基礎工具使用到全價值鏈構建的多層能力,重點考核價值流優化、供應鏈協同及變革領導力;新設的檢驗檢測賽道則與中國質量認證中心合作,通過“理論+實操”復合考評,強調對法規與原則的掌握水平。
在優秀改善案例點評環節,班組長和精益經理共16人分別進行了精彩的案例分享和點評,展示了他們在實際工作中的創新思維和卓越管理能力。
最后,全國高科技企業管理技能大賽組委會辦公室主任劉微微詳細介紹了大賽的時間安排,確保選手明確比賽進程。

第四屆高科技企業管理技能大賽總決賽現場。中國經濟網記者魏金金/攝
本屆大賽延續了“以賽促學、以賽促訓、以賽促建”的核心宗旨,致力于發掘高素質管理人才,為我國高科技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自2021年首屆賽事舉辦以來,該賽事已成為選拔優秀管理人才,推動產業管理創新的重要平臺。
組委會負責人表示:“希望通過本屆大賽,激發更多高科技企業對管理創新的重視和投入,培養造就一批具有創新精神和卓越管理能力的高素質管理人才,為我國高科技產業在全球競爭中贏得優勢地位奠定堅實基礎。”